2)第736章:斩草不除根的下一句是?_春秋大领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火焚城的“魏”城,它作为一座城池的价值已经失去,事后不可能再进行利用,能做的就是铲平。

  鉴于大火烧过的地方,再来是有四万以上的人命浇灌,土质一般会更加肥沃,也许会成为一个非常富饶的农耕区?

  魏绛哪去了?焚城之后,没人再见过他。

  有些魏氏的战俘提到他们最后看见魏绛的地方是魏氏在城中的住宅,而那片地方早就被烧得一点不剩。

  烧死的人肯定认不出是谁,仅是能够用没有烧干净的甲胄进行甄别。

  问题是,衣服谁都能穿,认出某具穿着魏绛甲胄的尸体,不一定就是魏绛本人。

  吕武并不纠结那个问题,事情的进展到了这一地步,魏绛死或没死都是一件挺无所谓的事情。

  阴氏的做法是对外公布了魏绛死亡的消息,用以瓦解各地魏氏驻军的抵抗决心。

  没有多少耽搁,吕武率军离开“魏”城向南,来到了大河北岸的河畔。

  他们过来之前,大河南岸只剩下少许的魏氏军队,其余的魏氏军队以及三戎大军已经撤离。

  对岸那边有人渡河过来。

  “绛……”毕阳只讲了一个字就停下来。

  他以毕当前缀,说明是毕氏那边的人。

  现在人们熟知的是魏氏,对毕氏会比较陌生,基本忘记魏氏是出自毕氏,等于毕氏才是主宗,魏氏只是小宗了。

  在晋国小宗发展得比主宗好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其他诸侯国则是见不到这种情况。

  吕武见过毕阳,并且不止一次。

  “‘魏’城陷落,魏绛已死。”吕武说道。

  从毕万算起,魏氏的第四代只剩下毕阳这么一个辈份高的长辈了。

  原本作为魏氏家主的魏悼子早早离世,家主之位落到了魏琦身上,后来魏琦将家主之位传承给了魏绛。

  魏氏也算是命运多舛,长辈极少有高寿者,家主的宝座从这家落到那家,来来回回地更变,令狐氏更是因为没有继承人而消失。

  另外,他们的发家之地“毕”早就不是自家的封邑。这个也是权柄落在小宗魏氏这边的必然结果。

  毕阳沉默了一小会,没有讨要魏绛的尸体,请求道:“魏氏已灭,阴子何不放过毕氏?”

  什么意思啊?

  这是在请求吕武不要率军渡河,去攻击去了伊洛之戎的魏氏那些人吗?

  吕武问道:“毕氏可有复仇之心?”

  魏氏没了,毕氏得到了大量的口中以及物资,甚至已经有了安身之地。

  不要以为二十多万的人口很少,已经比很多诸侯国的人口要多很多了。

  尤其是毕氏有三戎作为盟友,以诸夏这边的文明优越性,他们花点时间不是无法吞并三戎。

  毕阳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吕武的提问。

  他们会在某一天找阴氏复仇吗?肯定会的呀!

  吕武说道:“我与范氏征讨三戎,伊洛之戎乃是阴氏所属,岂有因毕氏而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