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9章 申饬_大魏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悦的两颗牙。也不可能明知胡氏即将得势,还往死里得罪。

  更不可能但凡与皇帝奏对,话不过三句,就能将陛下顶的哑口无言,肝火大冒。

  用性烈如火来评价李承志都算是在夸他,简直如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还一点就炸……

  都不知道泾州士林传他“狡猾如狐”、“奸诈油滑”的评语是如何来的?

  心里骂着,刘腾沉吟道:“以臣看来,李承志还是有所好的,且是诸般皆好:好财、好权、好色、好名……

  只因确有奇才,故而恃才傲物,以为诸般来的皆是轻松,因此何时都似漫不经心,便是舍了也不觉得可惜……

  便如这悬黎宝珠,在臣等看来自是珍贵无比。但在陛下看来,至多也就是一块好看一些的石头罢了……”

  皇帝愣了愣。

  若仔细想,还就是这般的道理?

  来的太轻松,自然就甚不在意……

  于忠又接道:“陛下可还记得陇西李景珍、李神俊?”

  元恪顿时就冷笑出了声:“如此无君、无师之狂徒,朕怎会忘?”

  李景珍是姑臧伯李韶之族弟,李神俊是李韶之从子,二人皆出自陇西李氏,皆就学于太学,皆师从刘芳、崔光门下修习经文。

  李神俊倒也罢了,只是在任给事中,驳正政令之违失时,时不时顶的皇帝下不来台。最后索性眼不见心为净,被皇帝撵到了夏州吹风。

  而李景珍,却能让皇帝一听这个名字就牙痒痒。

  其自幼就有盛名,被世人颂为神童。且极机敏、擅辩,经史百家无所不涉,无所不精。

  年十四,便被时任太尉的元勰辟为行台参军(高级幕僚)。后迁中书侍郎,转司农少卿,加给事中……

  有才是真的有才,但狂傲也是真的狂傲。李神俊只是顶的皇帝下不来台,李景珍却每次都怼的皇帝想吐血。

  偏偏口才极佳,且极渊博,理论时引经据典,出口成章,莫说皇帝,连刘芳、崔光,并游肇等大儒名师皆被他辩的哑口无言。

  且常言:崔博而不精,刘精而不博;我既精且博,学兼二子……

  皇帝便以这个错处,斥他不尊师道,撵去秘书省修史了!

  与之相比,李承志简直乖的不能再乖,恭顺的不能再恭顺,至少知道劝谏时婉言呈辞,而不是如李景珍、李神俊一般抻着脖子和他这个皇帝抬杠。

  一想到这里,元恪的心里顿时就舒坦了不少。也大致猜到于忠想说什么:越是这等人才,越是恃才傲物、目中无人,自以为高人一等,故而很是清高。

  除恃身极正之外,在常人眼中苦求而不可得的东西,在他们眼中却视若无物。

  如这二人,显赫时殿中高官、皇帝近臣做得,微贱时北地吹风、故纸堆里寻史的苦差事照样也能做得,且乐在其中……

  于忠又道:“便如李景珍之辈,只因自恃奇才,胸中自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