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69章 申饬_大魏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一股傲气。在他们看来,能舒得这口气,才是毕生所求。故而才能宠辱不惊,将万事置之度外……臣觉得,李承志好的,应该就是这个……”

  皇帝眼神微动,似是有些吃惊。

  没想到,一向木讷,不善言辞,且学识也无多精的于忠竟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一语惊醒梦中人,还真就是如此?

  皇帝一直不解:李承志既爱财又不贪财,既奸诈又似忠厚,既心狠手辣又似有妇人之仁等等令人自相予盾之举,因于忠这一句,竟都有了依据?

  胸中自有傲气?

  这难道不是儒家所谓的浩然之气?

  如李景珍,时常豪言:《民本》之外,皆为谬论。

  何为民本?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说难听些,莫说他们自己的个人得失了,就是他这个皇帝也得往最后排。

  细一思索,李承志还就真有许多相似之处:

  说起兵,就能散尽家财,毅然抗贼?

  说赈民,数万石的粮食说捐就捐,无半丝含糊?

  还有那冰沙,豆腐之物,明明可以大赚特赚,却非要压价行售,而且非要费那么多周折,搞什么“惠之于民”?

  元恪还真就觉得李承志对百姓,比对他这个皇帝好多了……

  果然是逆臣!

  怪不得左一句“臣乃儒家信徒,不信佛道”,“右一句子不语怪力乱神”?

  怪不得以往素不相识,且无渊源可言,但初一入京为官,刘芳、崔光等儒教之翘楚对他那般赏识?

  虽然骂着,皇帝却很是开心。

  浩然正气也罢、大正刚直也罢,民重君轻也罢,皆是仁政之道。证明李承志有所好之物,更说明他有辅君治国的大志向,可以放心大胆的用。

  若真是个无欲无求,却又有治世之能的八斗之才,皇帝就要好好思量思量了……

  “于卿所言甚是有理!”

  皇帝心情大好,赞了于忠一句,又问道:“那李承志呢,可曾在城外练兵?”

  李承志哪有时间练兵?

  刘腾瞄了于忠一眼,看其无动于衷,便垂下眼帘,恭声秉道:“天方亮时,宫门刚开,皇后殿下便传诏,令李承志携郭氏、张氏入宫,称要见识价值连城的悬黎之璧……

  之后殿下又传谕尚食,晚时会在凉风殿设宴,并令黄门,稍晚些会传高司空入宫……”

  皇后要在宫中设宴,宴请李承志之母?

  还要请高肇?

  两方这一见过,不日就该是李氏携礼,上门拜访高肇了。再之后,自然就是纳采……

  高英向来粗疏,这次竟对高三娘之事这般上心了?

  再一想到还要宴请高肇,皇帝心中募的一动:这怕不是舅父的意思吧?

  不是之前还对李承志不甚中意,嫌他家世低,一直犹豫不决,摇摆不定,连见都不愿见李承志一面,怎突的这般主动了?

  便如昨日在殿前安抚郭氏,在殿中为李承志据理力争,好不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