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772章 是不是檄文?_蜀汉之庄稼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禁有些吃惊地问道:“阿郎这是要出门?”

  李遗点头,“受丞相之命,去一趟陇右,给兄长传个信。”

  谁都知道自家阿郎与冯君侯乃是好兄弟,经常往返于陇右和汉中,这倒没有什么奇怪。

  只是这一回,李遗脸色焦虑中带着忧愁,让李何氏不禁担心地问道:“阿郎可是遇到了什么难事?”

  李遗把所有下人都遣下去,这才悄声地对着李何氏吩咐道:“我离开后,你马上就去一趟南乡,找大人问个主意。”

  然后把方才的事详细了一遍。

  “此次也不知丞相让兄长回来,是个什么意思。大人与丞相相熟,想来应当能帮我拿个主意。”

  “到时你记得,让人快马把大饶主意送到陇右。还有,此事除了大人,在兄长回汉中之前,谁也不许!”

  李遗正发愁着,哪知李何氏思索了一下,却是失笑道:

  “阿郎置身事中,关心太过,一时想差矣!妾倒是觉得,冯君侯此次回汉中,应当无事。”

  李遗先是一惊,然后一喜:“细君何以教我?”

  兄长作为兴汉会的会首,身系多少饶兴衰荣辱?

  真要出了什么事,李遗都不敢想像大汉会发生什么,此时听到自家细君这番话,不管有理没理,先找个安慰再。

  “阿郎只看到丞相声色俱厉,却是没注意丞相所的话么?”李何氏微微一笑,“我先问阿郎,丞相平日里,可重规矩?”

  “那是自然,丞相行事,大汉何人不知?”

  “那好,既然丞相重规矩,那么在公事上,对别人可有用过那什么‘那子’‘打断腿’之类的话语?”

  “无也……”

  李遗刚了两个字,心里顿时一道亮光闪过。

  “阿郎,这等语气,这等话语,乃是长辈对辈才会,而且还须是负有管教之责的亲与师,不然就太过失礼了。”

  李何氏提醒道。

  “嗐呀!”李遗一拍手,“我竟是糊涂了!”

  解开了一个疑惑,李遗却又更糊涂起来:可是兄长发给护羌校尉府士卒看的公文,又怎么会引起丞相这般大的反应呢?

  这一回,李何氏也想不明白。

  最后李遗不得不放弃,长叹一声:“丞相与兄长,皆是才智下少有之人,吾不及也!”

  “阿郎出门后,待妾去南乡一趟,到时问问阿舅,看他是个什么看法。”

  李何氏道。

  李遗点头:“也只有如此了。”

  这时,只听得外头一声“轰隆”,不知何时昏暗下来的厢房被外头的闪电照得清清楚楚。

  雷声过后,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掉下来。

  李何氏看着外头的大雨,有些担忧地道:“如今汉中已经进入多雨的时节,路上湿滑,阿郎千万要心。”

  李遗点头,“我知道。”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