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0316章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_蜀汉之庄稼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就是想着诸葛老妖南征北伐都受粮道所制,所以这军粮虽然不能全部代替粮草,但好歹也能缓和一下粮道的限制,没想到对方首先不是拿来用,而是先拿来卖。

  甚至还卖出了名堂。

  这如何不让他服气?

  “所以凭兄长这些功劳,再升官职,那也是应当。”

  “在这风口给我升官……”

  冯永不是傻子,想了一想,问道,“丞相这是想向天下人证明,流言所言不实?”

  “正是。虽说不能明着查,可未必不能暗暗查。嘴里解释不过人家,我们可以做着解释给他们看。”李遗脸上露出佩服之色,“兄长心思果然厉害。”

  “查出什么了?”

  方才听到只能忍着,虽然知道此时再乱了自家手脚,反而会落人他人的计算,但冯永心里肯定是恼怒的。

  此时听到诸葛老妖还是暗中查了,心里自然关心查出什么东西来。

  “此事说起来复杂。”

  李遗摇头,“丞相也不愿与小弟多说。只说了北边和南边都有份,甚至东吴都有可能。”

  所以还是那帮想娶张星忆的猪脑子被人利用了呗!

  要是放在往日大汉国泰民安时,这些流言根本就是微不足道。

  但在这种时候,童谣民间流言也是有着不容小视的杀伤力。

  什么“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然后董卓就死了。

  什么“代汉者当涂高也”,然后袁术就称帝了。

  ……

  冯永撇撇嘴,诸葛老妖不愿意说给李遗听,其实就是不想说给自己听。

  只怕还是怕自己知道究竟是谁最先传出的流言。

  所以诸葛老妖让自己升了官,虽然有李遗所说的功劳在里面,但未必没有安慰自己的意思。

  “我升了益州典农校尉,那义文和子实呢?”

  赵广和王训作为冯永的左右手,按道理也应该是跟着高升才是。

  李遗听到这话,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丞相却是未说。”

  赵广和王训没升官你高兴什么?

  冯永有些奇怪地看了李遗一眼。

  “那樊阿一行人听了锦城的流言,当场就有人要回南中。就是樊阿,亦是顾虑不已。”

  李遗却是没有再把话头接下去,只听他脸上的笑容越盛,“小弟从丞相那里听到兄长要升益州典农校尉的消息,便对那樊阿再许了诺,说兄长可以让他的族人子弟出仕,这才让他放心前来。”

  “文轩此回只怕有些轻率,这出仕之事,哪有这般好许诺的?”

  冯永大惊,“你就是把此事推到我的头上,也得先问过我的意见才是。”

  让李遗去找张仲景的传人,冯永所许下的诺言也就是给他们一个医堂,让他们能堂堂正正地坐在堂上给人治病,还能把他们的学问光明正大地流传下去。

  至少在冯永自己的三分地里,让医工不被人轻视,他还是可以保证的。

  不被人轻视,又能衣食无忧,还能广为授徒,不担心自己的学问断了后,这等好事对于医工来说,也算是世间少有了。

  这个时候良家子,有几人能像张仲景那样自甘堕落为贱籍?

  所以医工的一身医术,找不到传人也是可能的。

  但架不住冯土鳖手里的奴仆多哇!

  想要户籍?又没天分学习?

  不要紧,只要你愿意跟着医工学习,不需要你成为一个名医,只要能学会普通的医术就够了。

  放心,在纺织工坊里没有贱籍,全是上的良籍。

  对外全称是织工或者牧民,算是农的一种。

  织布和放牛谁敢说不是农民?

  至于看病啥的,全是兼职,兼职懂不懂?

  就像是普通农人忙完了地里的活,手工打造几个犁,难道就能说人家是匠人吗?

  但是做官,那就是真正步入了“门”的行列,就算不是世门而是寒门,那也是门。

  从贱籍到出仕,妈的华佗那么大的本事都没能求得曹操松口,他冯永一只土鳖哪来那么大本事?

  只是李遗又说了一句,让冯永惊得差点跳了起来。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