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3章 张赫给李牧挖的大坑_我,开局辅佐嬴政,成为六国公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遭遇大风雪,李信说他没有继续跟随,就帮着李牧打扫了战场,缴获战马一千匹,粮食五千石,因为暴风雨太大,没敢深入草原,原路返回了。

  不过在返回的途中,遇到了两个匈奴部落,看着匈奴人生活困难,就顺便带回来了,同时还把他们的五千头牛羊也捎带上了。

  大概有半月时间,就能回到云中城。

  至于李牧,那一战损失了四千多骑兵,不知道深入大漠后,还能带回多少人。

  张赫双手紧捏,激动的连忙放下竹简,便开始亲自给咸阳书写战报。

  北方战事已定,三郡光复,秦取其二,云中,善无,平城,已经全部归于秦国。

  匈奴内部争斗,冒顿携狼子野心回归大漠,联合左贤王窃取王权,头曼携残部遁入大漠,李牧追之,一战击溃头曼大军,头曼遁入大漠不知所踪。

  李牧在大漠深处偶遇暴风雪,至今未归,两万骑兵,其数去半,已无力对秦军造成威胁,望大王早做对赵用兵。

  如果继续对匈奴用兵,实为不可取,大漠深处地形复杂,广袤无垠,徒增大军伤亡,而且粮草补给困难,匈奴人无法被消灭殆尽。

  一旦秦国贵族们在草原获得足够多的利润,将会让六国贵族眼馋,待到那时,六国贵族会纷纷前往大漠深处,捞取好处,可遏制匈奴发展,甚至驱逐匈奴西迁,让其匈奴与西域诸国争斗。

  这也将会对秦国营造一个良好的一统六国的大环境。

  至于如何用兵,张赫也提了一笔,那自然是又需要一次整个中原,都为秦国高呼的呐喊声,取得秦国对赵国用兵的借口。

  等待大量的匈奴战俘南下,草原的牛羊皮毛,珍宝等卖向六国,六国的百姓自然会得知,北方已经安定,而秦赵盟约将会失效。

  秦国到时候,只需要一个借口,便可对赵用兵。

  李牧将会被他张赫堵在北方,无法南下,他同时会从代郡用兵,一路南下,配合王翦大军攻取邯郸。

  战报写完,封印好之后,马上让人八百里加急,送往咸阳。

  之后,张赫又下达了数道军令。

  云中城只留下一万步兵镇守,其余大军全部撤往杀虎口和善无城,雁门郡所有城池镇守步兵,集结在一起,北上驻守大青山背部的滩川盆地(今乌兰察布)。

  这样的布置,已经堵死了李牧想要逃出河套地区的去路,除非他绕过阴山北部,进入大漠,从燕国北方进入赵地。

  可这个代价是相当大的,一不小心,就会全部死在大漠深处,而且大漠中还有各个部族,比如匈奴,林胡,楼烦等。

  之后,又写了一份书信,让人送往上党,让王翦把批量生产出来的诸葛连弩,往雁门送五百架,弩箭十万支。

  而在张赫调动大军,展开各种布置的时候。

  大漠深处。

  李牧带着一万多骑兵,对于头曼是穷追不舍,到目前为止,终于消灭了仅剩的三千骑兵,只是头曼却是不见了踪影,带着骑兵在方圆几百里寻了两天,最终还是没有找到。

  “将军,我军的口粮,已经不足五天,再这样下去,兄弟们会饿死在这大漠中,咱们先撤回去,再从长计议。”

  李牧喝了一口张赫赠送的酒水,浑身这才感觉到有了点热量。

  看了一眼这漫天的风雪,感受着刺骨的寒风,叹了口气,要不是携带的粮食已经不多了,他一定会能找到头曼的。

  “让大家吃饱喝足,等风雪小一点,咱们就按原路返回。”

  部下这才松了口气,就怕将军固执,非要寻到头曼,如今粮草不多,那就麻烦了。

  李牧却是在沉思,不知道张赫那边如何了?

  张赫那厮诡计多端,要是攻下了五原城,占为己有,到时候又是一个大麻烦,早知道这样,就不来追击头曼了。

  而蔺仪还在云中城,会不会被张赫那厮给连着粮草一起吞了?

  不过这倒是李牧想多了,在李牧北上的第二天,张赫就把蔺仪从云中城赶出去了。

  蔺仪带着自己的粮草,回到了九原城暂时驻守九原,而这也是张赫给李牧安排的家。

  以后你李牧就在九原呆着,哪里都别想去。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