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49章 砚台再现_古玩之金瞳鉴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结实的多,保存个几百上千年跟玩一样。

  但实际上,宣德炉却不一定比瓷器、字画、家具等容易保存,因为铜在古代就是钱。

  盛世古董,乱世黄金。

  比如在明末或者清末,人穷疯了管你什么宣炉不宣炉?

  稀有不稀有?

  珍贵不珍贵?

  全给你融了铸钱。

  这就导致宣炉的保存极其困难,它还不如个瓷器呢,瓷器换不了钱还能当个咸菜缸子用。

  沈愈摇摇头:“这铜炉着实是真假难辨啊!”

  手里这尊宣炉到底是真是假,沈愈真的不知道。

  开玩笑,多少收藏大家都鉴定不了的物件,他一个无名小卒怎么可能鉴定的出来?

  宣炉这玩意,从明代就开始仿造,具体造了多少没人清楚。

  有传说宣宗后期工部那些制造宣德炉的原班人马也直接撸起袖子开始仿造,造成现在的宣炉真假难辨。

  这一点基本可以断定是真的。

  但现在流行的什么明宣宗工部侍郎或者工部尚书吴邦佐造宣炉的说法就有点经不起推敲了。

  因为明宣宗时的工部尚书叫做吴中,他的字叫思正,也不是邦佐。

  吴中,字思正,因功累迁至右都御史,永乐五年,改工部尚书,后被罢官,仁宗即位,出之,复其官,兼詹事,加太子少保。

  此人在明代是四朝元老,从永乐五年为工部尚书起,浮浮沉沉,历任洪熙、宣德、正统四朝工部尚书。

  根本就没有吴邦佐这个人,纯属虚构。

  一直到民国,仿造宣炉的就没断过,可以这么说,民间各种叫宣德炉的铜炉不计其数。

  因为没有真正的宣炉出世,所以现在鉴别宣炉的经验之谈也往往经不起推敲,实物都没有,你说该如何如何鉴定?也没人信啊!

  沈愈只能从各种资料上寻找宣炉的鉴定方法。

  传说宣炉鉴定首先要看足,若是铜炉的足与炉身色泽铜质相差很大,那肯定是赝品,色泽一样才是宣炉。

  然后再看款识,刻字要与炉身颜色一样,字迹要工整,无磨损或人为打磨的痕迹,如此这般方为真宣。

  第三点看铸工,铸工即为铸造工艺,只有看上去很是精美的铜炉才可能是宣炉,一眼看去很丑很难看的铜炉绝对不会是宣炉。

  第四点看品相,真品宣德炉历经六百多年的时光肯定磨损的厉害,品相特别好的不可能是真宣,并且真宣不会生锈。

  最后看铜质,由于风磨铜就那么点,宣德时就全都用完了,仿造的只能以其它上好的黄铜代替,与风磨铜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这些鉴定方法有值得肯定的。

  也有不靠谱的。

  比如现在的人们都在说宣炉用的是风磨铜。

  风磨铜是各种好,更是贵于黄金,但问题来了,风磨铜到底是什么铜,谁也不知道!

  没人能说出风磨铜到底是一种什么铜,甚至是不是铜也不知道。

  现在主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