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0章 真正的子冈牌?_古玩之金瞳鉴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块翡翠利用好了,差不多能产生接万的价值。

  “刚才老徐的话你应该也听明白了,他现在要是不感谢你一下,那他的名声可就坏了,你收了这块玉牌其实也算是在间接的帮他。”

  沈愈低头看向手里的玉牌,这确实是一枚羊脂白玉子冈牌,手感温润细腻,握住这枚玉牌就好似握住一块羊油一般。

  仔细观察,此玉牌牌头雕祥云纹,样式为典型的四六牌,玉质洁白,包浆自然,打磨精致,雕琢细腻。

  整体来说,材质没得挑,雕工也没得挑,属于典型的良材遇精工。

  正面一半是幽美至极的山水图案,一半为古代书生赶考送别情景。

  翻开背面,果然如沈愈所料有一首阳刻篆体古诗,为七绝圣手王昌龄的送别名诗: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在诗词旁有“陆子刚”三字楷体作者名款。

  很多人。

  会问子冈牌怎么会是陆子刚这个落款?他不是叫作陆子冈吗?

  其实这个落款没什么问题,因为很多清宫旧藏的子冈玉落款就是陆子冈与陆子刚皆有。

  看到玉牌上的字,沈愈马上给这枚子冈牌的玉雕师点了个赞,这字笔意高古,纵横飘逸,比在纸上写出来的都好。

  雕刻技艺巧夺天工可说已达玉匠之巅峰。

  “这块牌子从纹饰到工艺属于典型的明代雕工,是明代的子冈牌基本上没跑了,至于是不是陆子冈亲手所雕,那就不好说了。”沈愈在心里暗暗提醒了自己一句。

  琢玉史上,明清两代值得大书特书。

  无它,雕刻的好看。

  玉器造型与雕工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让人看了后赏心悦目。

  很多人感觉明代清代离得这么近,那明代的玉器与清代的是不是很难分辨?

  不是!

  实际上明代的牌形佩与清代的很好区分。

  因为传世的清代子冈牌尺寸普遍较明代要大一些,边框也宽一些。

  换句话说,清代的子冈牌用料足要比明代的宽厚敦实一些。

  究其原因是因为清代,尤其是清代乾隆朝以及之后获得玉料更容易一些,而明代获得和田玉比较困难。@·无错首发

  所以清代的琢玉匠人的料子足,更能在玉器上发挥自己的想法。

  还有一点就是清代子冈牌的造型与纹饰更加的复杂,雕工相比明代也更是精益求精。

  相较于明代,清代牌型配的图案要多得多,除了明代传统诗书画的内容外还出现了戏剧、古代传奇故事上的人物,比如三顾茅庐,西厢记,风尘三侠等等。

  那是不是可以说,清代的玉匠的总体技艺已经超越明代了呢?

  并不是!

  因为明代的玉匠琢玉讲究一个古朴大气,不太讲究复杂的纹饰,几刀下去人物就栩栩如生那干嘛还要费心费力?

  而清代玉匠之所以讲一个刀工精细,主要是因为竞争大。

  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

  江南的玉匠在明代时竞争还不算太激烈,到了清代时竞争就非常的激烈了。

  这主要是因为清代的玉器生产销售比明代更繁荣。

  市场需求大,从业的人就多,从业的人多,竞争肯定就大。

  在清代,玉器上纹饰越复杂就代表这个玉匠的手艺越精湛,那雕琢出来的玉器卖的价格就高。

  所以现在的一些古玩市场上,有些摆地摊的就拿一些雕工不是那么精美的牌型佩冒充明代的子冈牌,还真就有人上当。

  这也是古董鉴藏中,很多藏家必须要经历的打眼过程,因为说起古董,很多人就会觉得越老才越精巧,其实不是这样的。

  “这块玉牌是徐老的珍爱之物,那我说什么也不能要啊,可是又该如何婉拒徐老呢?”

  既不能让徐老在老友以及这些徐家小辈面前折损面子,也不能让徐老以及其他两位大佬感觉自己嫌弃这枚子冈牌的价值不够。

  这事可有些难办了!。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