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6章 一事不烦二主_古玩之金瞳鉴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老宋还不明白,沈愈又在博古架上取了俩青花小碗来,“假设这是两个马上要入窑烧制的碗,若是我们摞在一起烧,那出窑后,它就不是两个碗,而是两个粘在一起分不开的废品瓷。”老宋恍然大悟,“小沈你说的我有些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说,碗外面的这层釉,现在看起来是不沾的,但是高温下它不仅能粘自己,也能粘别人。”沈愈松了口气:“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宋代以前的瓷器大部分只有器身有釉,而底足大多是不挂釉的。“这样问题就来了,瓷器底足不挂釉,就会显得整个瓷器很粗糙,看起来不美观,后来人们为了使底部也能挂釉并且不让其粘连,就发明了支烧。“支烧,又名支钉烧,有了这种技术,当底部满釉的瓷器叠烧时就可起到对釉面很好的保护作用。“这个方法说起来并不复杂,就是用几个土质支钉或者铁筏将瓷器上下隔开,所以用支钉支烧的瓷器,烧成后底部都会留下支钉痕迹。“当然釉也粘支钉,但是支钉毕竟面积很小,待出窑之后,用东西敲下去就行了。“这种烧法有说是柴窑发明的,也有说是从宋代汝窑发明的,也有说在唐代以前就有了。“宋代皇帝喜欢追求极致,汝窑支钉痕最小,也叫芝麻钉,意思就是说好似芝麻一般大小,接近于没有。“哥窑支钉痕普遍稍大,呈铁黑色。“这个笔架底足满釉却是没有支钉,我觉得它不是一件哥窑传世瓷,很可能是一件现代的高仿。“当然我只是说它不是很真,也无法断定它到底是不是赝品,您最好还是请懂行的老掌眼师傅再看看,或者您要是单纯的收藏,这个笔架已经足够完美了。”沈愈觉得还是给老宋留个希望为好,说真的,七十多岁的年纪了,玩收藏就是个爱好,真瓷与高仿若是不卖钱只为收藏把玩,这个笔架真的足够了。一定告诉他,您这就是个赝品,您花四十万买了个赝品,不一定是个好选择。哪知道老宋却是叹了口气,“小沈啊,听你这么说,这就不是什么不太真了,这就是个高仿瓷啊!“本来想着捡个大漏来着,哪知道又打眼了,看来我这散财大爷的名头是丢不掉了。”说完,老宋自嘲的笑了笑,到也没有太多的失望。“宋伯,您这花梨木的书箱跟这件哥窑笔架是在同一个地方买的吗?”老宋点点头又摇摇头:“是一个地方,都是在状元镇,但不是一家人,买箱子的是一家,买笔架的则是另外一家。”状元镇是楚州下辖县之一关贤县的一个镇子,距离楚州距离不算近,但距离陈县很近,因为在古代出过很多文人,所以有很多老宅,去那掏老宅子的藏家很多。那里真心卖古玩的有,但是做局的也非常多,很多时候,骗子们都是租下一套古宅,来套路那些外地来淘宝的藏家。甚至本地的藏家也经常打眼,比如徐多福就被坑过,林西风也是在状元镇买的那个程仿风雨牧归图笔筒,也算是打眼了。“对了,我想起来了,我买这笔架时,那人死活不肯让价,我就磨着他送给我一副字画,那字画我看着还不错,很可能是古代某位名家的真迹,一事不烦二主,小沈你也帮我看看吧?”沈愈点点头:“没问题。”看画对沈愈来说不麻烦,只是沈愈心里却是不抱什么希望,对方明显是在做局,可能还是租的房子,哪来的什么真迹啊。“宋伯咱们去外面看吧。”接过老宋手里的卷轴画,沈愈笑着说道。“好!”老宋也不客气,背着双手走出了会客室。只是沈愈并没有马上跟着出去,因为就在刚刚,一团深蓝色如鹅卵石般大小的宝光,在画的天地杆中冒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钻入他的右手掌心消失不见。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