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9章 云山暮归图_古玩之金瞳鉴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叔,咱们去外面。”

  来到厅外,沈愈先将天字罐放到一个有防摔装置的博古架上,谈好价后,现在这天字罐沈愈已经当作是自己的了,可得小心保管好了。

  反复确认安全后,沈愈将一组可移动的玻璃展柜拉了出来。

  “这柜子长2.2米,足够您放画了。”

  中年人揭开拴画的绳子,将画在玻璃展柜上慢慢展开了。

  这是一副挂轴,纸本水墨,纵约100厘米,横约45厘米。

  随着画纸缓缓展开,沈愈看到这是一副描绘江南水乡的山水画。

  画中远景是数座直如云端,陡峭嶙峋的险峰,山峰被茫茫云雾遮挡,看不见具体景象。

  中景是一条飞瀑从险峰飞流直下,汇入山下河流,两侧各有一座枝叶繁茂的密林,其中右侧密林中隐隐有飞檐翘角的建筑藏于其中。也不知是寺院还是道观。

  近景木桥横跨一条水势湍急的河溪,此时几个砍柴的樵夫与打渔的渔夫或背着柴薪,或拎鱼获,或牵水牛,正沿着木桥匆匆往家赶。

  不远处有十数栋村舍在巨树的掩映下已经升起屡屡炊烟,屋舍前的空地上有数个孩童在你追我赶的嬉戏。

  看到这里,沈愈瞬间现出一幅樵夫或者渔夫归家后,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其乐融融的景象。

  此画水墨淡雅,用笔娴熟,构图严谨,古朴清丽,深得元四家绘事之法,山水与人物融为一体,绝非凡笔所能画就。

  此画竟然有画名,在画的右上角写有《云山暮归图》五字楷书。

  下有草书一行,绘《云山暮归图》赠友陈正年,乙亥八月正秋,邦达。

  旁边有两枚钤印,上为“董邦达”三字白文印,下为“东山名士”朱文印。

  董邦达,字孚存,号东山,进士出身,乾隆朝重臣,书画名家,历任侍读学士,内阁学士,礼、工、吏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翰林院掌院学士,两任工部尚书,一任礼部尚书,谥号文恪。

  曾参与《石渠宝笈》、《秘殿珠林》、《西清古鉴》等著录的编纂修订。

  其善山水,取法元人,远师元四家,近学清初四王,善用枯笔,勾勒皴擦,后又参考董巨画法,天姿奇高,画工超绝。

  董邦达最有名气的是被列为三董之一,有诗词赞其:“东山学士家法良,北苑元宰分毫芒”。

  在华夏书画历史上姓董的名画家共有三位,分别是:董源,董其昌,董邦达。

  董邦达虽然名气不如董源与董其昌,但亦是顶级的大画家,有清代国朝第一手的美誉。

  清史稿上是这样评价董邦达的,邦达,山水源于董源,巨然,黄公望,墨法得于董其昌,自王原祁后被推为大家,久直内廷,进御之作,大幅寻丈,小册寸许,不下数百。

  三董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既为官员亦是字画名家。

  董邦达也是如此,他属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