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狼狈为奸(二合一)_我成了大明勋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日天色微亮,沈忆宸早早就带人前往码头,等候着朝廷运载水利银的漕船到来。没过多久,伴随着河面上的浓雾,隐隐约约能看见一支船队驶向张秋镇的码头。

  “东主,漕船来了。

  卞和小声提醒了一句,他今日没有前往决口的河工现场,而是被沈忆宸给留了下来接收水利银。

  主要原因就在于,银粮方面的东西沈忆宸还是对于阳谷县官吏不太放心,得由自己人记账把关。

  很快漕船就停靠岸边,从为首船只上走下来一位绿袍官员,看见沈忆宸后立马行礼道:“下官户部太仓银库大使刘夏中,拜见佥宪!’

  “刘大使起身吧,一路辛苦了。”

  “佥宪治水才是不辞辛劳,下官远不如矣!”

  互相客套了几句后,刘夏中就从身后随从手中,接过来一份账本,递交到沈忆宸面前。“佥宪,此乃户部、工部、内库拨银单据,还请签收。

  沈忆宸接过这份账本,上面详细记载着朝廷交付河工的各种银钱物资,折合白银五十万两,实际到账三十五万两。

  打七折?

  本来看到五十万两这个数字的时候,沈忆宸心中忍不住一阵狂喜,这比预想的四十万两还多出十万两,今早没白站这里等候那么久。

  结果万万没想到,实际到手才三十五万两!

  沈忆宸知道明朝历来粮饷就有“漂没”的传统,特别到了明朝后期吏治败坏,漂没更是到了一种及其夸张的地步。

  比如辽东的军饷,,还没出紫禁城就得在太监手中漂没两成,内阁六部一经手再漂没两成运输途中杂七杂八又得少个两成。

  最后到了辽东军阀手中,自己留大头,身边家丁亲卫发个小头,底层的军户炮灰,粮饷纯粹领了个寂寞。

  甚至权势滔天如魏忠贤,他要下发粮饷什么的去地方,也得按照规矩留下三成,简直坚定不移的贯彻着什么叫做“人人平等”

  不过这都是明朝中后期的事情了,正统朝年间漂没还处于一个合理的范畴内,一般不会超过一成。也就说这五十万两水利银,沈忆宸至少能到手四十五万两,至于剩下的五万两,恐怕大罗神仙都要不来。

  “这次水利银国库空虚,本来大臣们商议只能拨付三十万两,还是圣上拍板从内库中多支出二十万两,足以看出佥宪的皇恩圣眷。’

  刘夏中并没有注意沈忆宸脸上表情的变化,相反还在殷勤的拍着马屁,期望能借此机会博取好感。

  要知道沈忆宸当初离京之时,朝野内外很多官员大臣,都认为他得罪了王振,恐怕是一去不复返。

  如今朱祁镇用内库拨银的方式,间接向文武百官宣告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沈忆宸依然深得帝心,随时有可能东山再起。

  此时不刻意结交混个熟脸,更待何时?

  只是迎接刘夏中的并不是好言好语,而是一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