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八十二章 变天了_重写科技格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以能在2005年定下这样一个目标,也是有评估的。

  一方面是大风集团一家公司足以盘活上百亿的产业,另一方面,这一世很多事情都变了。

  比如入驻产业园的首批企业。

  领导介绍,现在已经签订合约的企业数量是186家,首批入驻的企业数量是32家,其中包括大风集团,蓝星集团,清华紫光,大唐电信,沪上微电子等,但虽然都是大家熟悉的企业,可有些事情却不一样了。

  蓝星集团入驻产业园的是一家合资子公司,新锐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是由蓝星集团和苏州瑞红合资创办的,苏州瑞红国内最早规模化生产光刻胶的企业之一,是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项目02专项“i线光刻胶产品开发及产业化”项目的企业。

  新锐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主攻包括光刻胶在内的半导体行业核心材料,而且据任建信介绍,新锐半导体已经跟陶氏化工达成了合作关系,这将对国产光刻胶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大唐电信也做了些曾经的历史上并没有做的事情,大唐电信收购了沪上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沪上宏力是一家集成电路代工企业,2003年建造了12英寸厂房,2004年拥有将近3万片的8英寸硅片产能,而且在收购了沪上宏力之后,大唐电信也跟大风集团一样到处挖人,据说直接开十倍薪资从力晶挖了一个核心团队过来,也是很有魄力了。

  除了硅片生产,大唐电信在4G园区也有很重要的地位,整个4G园区,大唐,华为,中兴,大风将作为四巨头承担核心支撑。

  相比之下,紫光可能步子迈的有点大,其他至少都提前布局一点合作布局一点市场或者多挖点人才,紫光直接准备搞闪存颗粒,但孟谦没听说他有跟哪家公司合作,至于市场,很有可能是打算靠国内市场养活自己,至于有没有这个能力,那孟谦就不知道了,反正结果就是紫光准备刚了。

  烧钱大王京东方这次也有大动作,2005年的京东方正是刚刚通过几年来的并购和不断从高丽国学习打造根基的时候,2001年末,京东方收购了高丽国Hynix旗下的STN-LCD和OLED业务,2003年1月,京东方以亿米元的收购高丽国大宇旗下Hydis公司的全部T-LCD业务,2003年8月,又以亿米元收购了全球第二大显示器厂商冠捷科技%的股权,

  而有了基础的京东方,开始发力,虽然液晶面板生产线是明显的资本、技术密集型,劳动力优势并不突出,但上游的原材料与下游的后端模组则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所以京东方如果能顺利实现产业链的合理布局,可以凭借上、下游劳动力成本优势,从而实现全球最低成本的生产。

  也是京东方,打开了通过海外收购掌握核心技术,构建产业链,充分发挥国内劳动力低成本优势的玩法,后来很多华夏企业都这么干。

  京东方这次将第五代生产线直接拉到了沪上,耗资达到了80亿软妹币,烧钱大王这个头衔真不是盖的。

  另外,华科院也入驻了沪上集成电路产业园,重点研发芯片设计,沪上海鸥打造了一家镜片厂,开始加大对民用消费级镜片的研发,海鸥在军用镜片上的水准摆在那,孟谦其实还挺有信心的。

  除此之外,大大小小曾经有过或没有过的半导体企业陆续进入沪上集成电路产业园,而今天在企业介绍方面还有压轴大戏。

  华芯国际90nm和65nm生产线已经建成,华夏成为了全世界第二个拥有90nm和65nm生产线的国家,第一个是米国,霓虹国那边还在造,没造好。

  但光有生产线显然是不够的,沪上集成电路产业园揭牌的这一天,沪上微电科的浸没式光刻机量产流水线也将正式投产,全世界第一台量产浸没式光刻机订单在现场签署,采购方为华芯国际,价格为一亿软妹币。

  华夏半导体行业,变天了。

  ...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