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六章 赶紧降热度_重写科技格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找畅快么?”

  “李总这是在偷换概念啊。”孟谦发现这家伙倒是挺能说的,“是你把道德标准极端化了吧?我不许网民在社交的过程中造谣,并不影响网民的社交吧?”

  “你还别说,真有影响。”李志飞一副自信的样子,“互联网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假。我们人这一生要说多少谎言?孟总应该也知道吧。

  我们如何在网上获取他人的关注?不就是靠作假么,一定的吹嘘,一定的包装,才让我们在互联网社交中可以获得我们想要的东西,如果规定了不能造谣,怎么划定界限?我明明月入1000,我在网上说我月入2000,算不算造谣?”

  “当然是以影响为依据。”

  “既然是以结果为依据,为何不从结果本身去管理,我们把那些产生负面影响的东西处理掉就是了,为什么非要去设定道德规范来让网民出现不适感呢?”

  “这是个偷换概念的好手啊。”孟谦心道,虽然意见不合,但孟谦倒是对李志飞的辩论能力有所认可,好在既然是偷换概念,自然会有漏洞,“李总,你觉得一个人不停的发一些负面的帖子,那就不停的去删除他的帖子。

  而我的理念则是,用管理方式让这个人不要再发这种帖子,你想治标,但我想治本。

  而且你认为管理结果本身就可以了,这个观点存在一个问题,影响都已经出现了,再去管理,那已经出现的影响本身,该怎么办抚平?

  一个人被网友骂到自杀了,你再去管,人都死了,谁来负责?”

  “孟总是不是对互联网发展的未来走向太悲观了一点?网友为什么要去骂死一个人呢?

  骂死企业,有利益导向,骂死人图什么呢?”

  孟谦下意识一笑,“是啊,我也好奇,你说这些人图什么呢?可偏偏...”

  “哒哒哒。”领导又一次打断,“其他人也说说看法。”

  然后就见周宏伟开口,“孟总说的跟李总说的其实都对,治标也好,治本也好,我还是那个观点,还是回归现实看待问题吧,治标的理念现在或许是有些超前了...”

  从周宏伟开始,连续几个人发表了意见,观点都是围绕技术无法实现展开了,意思就是现在做这个太早了,以后再说吧。

  而坐在孟谦身边的丁三石在本子上写了五个字:互联网金融。

  然后指了指李志飞。

  孟谦马上明白他为什么有点针对了,互联网的道德约束,约束的可不仅仅是用户,还有企业呢...

  “孟总,你还有什么补充的么?”等几个认为该把孟谦的建议暂且搁置的人说完后,领导发问道。

  “我觉得技术作为客观问题,有问题我们解决就是了嘛,难道我们建设水平有限,就要放弃造高楼大厦了?

  我的提议是把实名制跟征信系统作为一个被重视的互联网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