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2章 江阴沉船_人仙百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一下江阴会战。

  这是一场集空军部队、地面部队、要塞炮兵部队和海军舰艇部队共同进行持续多日的激烈战斗,也是中国海军在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作战。

  中国海军以第1、第2舰队主力全灭为代价,在江阴封锁线死守近三月,直至战役结束,日军始终未能达成循长江而上侧击魔都前线的中国陆军侧翼的作战目的。

  海军将士以惨烈的牺牲拼死掩护了魔都前线70万陆军弟兄的脊背!同时,我军地面部队死战不退,重创了日军主力第13师团。

  保卫江阴封锁线的战斗阻遏了日军沿长江西进的企图,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保护了长江下游军政机关、工矿企业向四川大后方的安全转移,为国民政府以空间换取时间之持久抗战作出了贡献!

  江阴要塞,是由修筑于江苏省江阴县境内的一系列炮台组成的要塞,主要位于长江南岸的肖山、黄山、长山之上。与靖江的孤山隔江相望。自清初至民国年间不断修筑、加强的黄山炮台是要塞最重要的构成部分。

  长江下游江面开阔,仅在江阴段收缩至千余米。江阴要塞就在此处,自吴淞口逆流而上的第二道江防扼口,称为“江海门户”、“锁航要塞”。

  按照法尔肯豪森的设想,中国东南国防的第一线是以淞沪线、吴福线(吴江至福山)、锡澄线(无锡至江阴)构成的永久国防工事,其后是江阴封江,再次是保卫金陵。他预计,整个过程可以坚持1—2年,在此时段内国际形势必将发生有利于中国的变化。

  37年7月28日,清先生在金陵召开最高国防会议,做了一个极其荒谬的决定:海军代表陈季良提出立刻实施沉船封江行动并获批准,目的是封断长江航路,捕捉长江中上游的日军第11战队13艘舰船和大批日侨的归路,作为与日交涉的筹码,并防止日军再度溯江而上。

  谁料风云突变。担任会议记录的“行政院”主任秘书黄浚,早已被化名廖雅权、潜伏在金陵汤山温泉当服务员的日本女间谍南造云子引诱下水。当晚,他即将绝密情报传递给与之接头的日军谍报人员。

  8月12日,海军第1舰队与第2舰队主力奉命向江阴集结,49艘军舰进入长江待命。

  两个舰队主力在江阴江面集合完毕,这次甲午战争之后海军的第一次对外大型动员,令全体海军将士激动不已!

  海军舰队的主力原本集中在湖口与下关,在湖口的第1舰队由陈季良司令率领,灭灯疾行了十个小时赶到江阴.全体官兵皆怀高亢斗志,愿与日寇决一死战。但是当舰队在江阴江面集中完毕之后,满怀热血等待着”中国深望每人能尽其至责”旗令的官兵们,愕然发现他们将目睹中国海军史上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