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战火骤起,洛阳告急_唐史并不如烟1·大唐开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京城隋文帝总是不准,后来年老了,杨广总算看到了他的价值,这才提拔起来,更是委任给洛阳留守这个关键岗位。

  两战一败涂地,洛阳告急,樊子盖如坐针毡,可因为他是地方官起家,洛阳的官员们对他并不感冒,他的命令到了洛阳官员那里总是要打些折扣。

  樊子盖正郁闷时,败军之将裴弘策撞到了枪口上。按照樊子盖的部署,裴弘策需要接着带兵出战,可裴弘策就是不执行,主要是被杨玄挺打怕了。在平时樊子盖和裴弘策级别是一样的,所以裴弘策从心里也就没把樊子盖当回事,不出战,就是不出战,你能把我怎么着!

  怎么着,砍!

  说砍就砍,建设部高官裴弘策说没命就没命了,不是因为建筑质量,而是因为一场败仗。

  砍完了裴弘策,国子祭酒(国立贵族大学校长)杨汪还对樊子盖面有不忿。好,接着来,再砍!杨汪这才意识到樊子盖真敢下死手,赶忙磕头,直到把自己磕出了血,头才算保住了。

  一个被砍了头,一个头磕出了血,樊子盖用两个老家伙的头树立了自己的威风,洛阳城内才算统一了思想。在樊子盖的指挥下,杨玄感在外面拼命地砸门刨墙也没效果,毕竟他的军队一穷二白,既没盔甲,也没弓箭,更别说攻城工具了,穷成这样还好意思出来打仗。

  洛阳城虽然没有攻下来,杨玄感的队伍却迅速壮大了,加上陆续投降的隋军,杨玄感的队伍已经达到五万人,而且人数在不断地增加。令杨玄感更兴奋的是,一大批高官子弟也加入到了起义的队伍。

  这些高官子弟包括已故大将韩擒虎的儿子韩世咢,观王杨雄(杨坚的族侄)的儿子杨公道,内史侍郎虞世基的儿子虞柔,大将来护儿的儿子来渊,御史大夫裴蕴的儿子裴爽,大理卿郑善果的儿子郑俨,大将周罗睺的儿子周仲等四十来人。

  说起来,这些高官子弟投奔杨玄感其实很偶然,原因只有一个:贪生怕死!

  按原计划,这些人是响应政府号召来东都平叛的,本来指望着平叛立点战功,好让老爹们的脸上更有光。等到了洛阳门口他们听说裴弘策因为兵败被斩首了,这下可给吓坏了,“闹了半天,要是打了败仗还要杀头呢!”公子哥们一商量,算了,别去了,省得回头再让人给砍了。

  可是已经到了洛阳城下,就这么回去大家又不甘心,也不知道谁先提了一句:“要不咱投杨玄感吧,没准成功了咱都是开国元勋!”就这么着,原本立志为国杀敌的公子哥们转身就参加了起义军。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讽刺,老爹们正在前线给皇帝卖命,儿子们却在后方革皇帝的命,这到底唱的是哪出呢?

  就在杨玄感在洛阳城周围横行霸道之时,得到消息的十岁皇孙杨侑已经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