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41章:这是逼俺对元戎宝座发起冲击啊_春秋大领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威严,没有再次干一锤定音的事,选择了以威压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吕武才得到赏赐,是不是应该助国君一次?

  “臣细细思索,已有丝丝头绪。”吕武知道国君是什么意思,配不配合另外算。他脸色逐渐变得严肃,说道:“楚、郑不睦于我有利。尚不知楚、郑因何如此,今岁我伐郑,郑损兵丢城,必寻一国弥补。”

  郑国是损失惨重,以当前时代的套路,他们肯定会找一个国家开刀,来将损失弥给补回去。

  事实上,各个诸侯国都是这样。他们被大国欺负就会去欺负小国,用以弥补自身的损失,好在这个大争之世存活下去。

  吕武见大家开始认真听,代表有什么阴谋或盘算暂时被丢到一边,以国家事务为重,目的达成就必须丢出一些干货,说道:“我、楚之强,郑绝不敢攻。与郑比邻者,宋、卫、陈、蔡、顿、蛮氏、燕(南延);宋、卫不弱,郑亦不敢轻易开启战端;顿、燕太弱无甚收获;蛮氏为我之敌,郑岂会解我之忧;如此便仅陈、蔡二国。”

  话到这里就行了。

  人优秀要懂得收敛,不能一个人就将所有话都讲完,留一些余地给人表现,才是聪明人真正该做的选择。

  国君抢先说道:“陈多次遭楚霸凌,郑必选蔡讨伐。”

  就是这个意思了。

  楚国那么明显要把陈国吞了,谁去抢,他们就会跟谁没完。

  蔡国与楚国是盟友,攻打蔡国一样会惹到楚国。

  盟友这种玩意也分级别的。

  郑国肯定懂得分轻重,绝对不敢去陈国身上找回损失,打蔡国会遭到楚国的报复没错,楚国的愤恨和报复级别却是不一样的。

  吕武都将话讲得那么明,除非真的是一个蠢货,要不谁还分析不出答案呢?

  国君却是抢了话,摆明就是要继续展现存在感。

  在今天,不止众“卿”发现国君一股明显的奋发向上,公族和其余贵族也看出来了。

  知道了是一回事,怎么去应对则是另外一回事。

  众人只看到中行偃不顶事,卿位家族会有看法和想法,相当多中小贵族内心对中行偃的失望简直突破天际。

  得不到同为卿位家族支持的元戎话语权有限,遭到国中绝大多数背弃的元戎就离下台不远了。

  中行偃感受到了危急,非常后悔为什么要干脆利索地接下国君给的好处,一时半会找不到破解局势的办法,内心里干着急了。

  国君才不管众人在想什么,说道:“此时遣人追回征召令,可来得及?”

  才相隔几天而已,快马去追肯定是来得及的咯。

  那么事情就简单了。

  晋国必须让郑国没有后续之忧,不能继续屯兵“虎牢”,郑国才能放开手脚去攻打蔡国。

  命令没有正式传达就不算朝令夕改,再则与实际需要,产生的后续损失相比,朝令夕改又算是什么玩意。

  现实上,目前对“朝令夕改”没人在乎,看重的是得失的对比。

  从什么时候“朝令夕改”变得需要顾忌?应该是大统一之后,中央在某些什么的地方损失得起,更重视中央的权威才变得开始避讳莫深?

  国君又拿吕武出来大夸特夸。

  这么干当然是凸显中行偃的无能,使得吕武聚焦更多的目光。

  “尼玛!这样的元戎才适合揉圆捏扁,国君根本不可能更换元戎人选。拿我一再竖起来,为的是增加互相之间的矛盾啊!”吕武当然看出国君的意图。

  其余人有谁看出来了吗?应该有的。

  吕武转念一想:“是危机,何尝是机会。”

  晋国是个人就当成为“卿”,成了“卿”就必然巴望着元戎的宝座。

  所以玩呗,看谁更技高一筹!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