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61章:能不能别这么扑朔迷离_春秋大领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权交换。

  郤锜是一个非常骄傲的人,骄傲到骄横的那种。

  他私下埋怨了郤至几句。

  那时郤宛恰好听到。

  郤至讲的是吕武作战勇猛,不但是个猛人,还是个有脑子的人。

  他认为有脑子的人总该懂得看清局势。

  郤氏是那么的强大,有眼睛总能看得出来。

  自身的强大需要维持,郤至挺欣赏吕武,觉得拉拢一下总归没错,要是能为郤氏所用则更好。

  郤锜有自己的看法。

  他的理念是强者恒强,郤氏绝对不能对任何事情低头,一旦低头就会被认为软弱。

  总得来说,郤锜认为郤至这次办的事情不好。

  抢夺一个下大夫的俘虏所有权而已,不该有所付出。

  听到那些的郤宛琢磨着郤至未必会对吕武干些什么,骄横的郤锜则就有点难说了。

  郤宛想要借这一次机会看看吕武是个什么样的人。

  几个小伙伴先后开溜。

  今天的事情来了个没头没尾。

  吕武察觉到郤宛看自己的异样眼光,纳闷这人是个什么情况。

  在分别时,郤宛讲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话,更加让吕武感到诧异。

  新军将赵旃没有向国君辞别,更没有给其余几位“卿”什么交代,离开新田后真的跑回了自己的封地邯郸。

  晋国贵族借着赵旃的举动,各怀心思地操作了一把。

  他们却对赵旃同情不起来。

  一个能背祖忘宗的人,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原因,人品早就败坏干净。

  没人希望跟这样的人有太多接触,看到被欺凌也只会觉得活该。

  因为这种心思,众贵族对吕武去闹了栾书,还有去宫城干了出格的事情,看法显得比较复杂。

  他们觉得吕武懂得感恩,脑子却是有些不太好。

  吕武需要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听到一些评价,总结下来是有得有失。

  新军将赵旃私自出奔的插曲过后,众贵族将注意力集中在栾书身上。

  大概那次事件的半个月后,栾书拿出了赏罚方案。

  国君仔细看了,不情不愿地盖章,表示了认可。

  其实,国君的看法不重要,重要的是盖上印玺。

  栾书的解决方案很传统。

  战利品该是谁的就是谁的,该上交的四成,一分一毫都不能少;功劳评定则是看菜下碟,有背景就十成十的升爵升官,没背景或是背景差一些则打些折扣。

  因为在处理战利品上面公平公正,又有赵旃胆怯私奔,栾书在功劳评定上对郤氏进行不讲道理的偏袒,只要不是牵扯到自身,没谁站出来当正义使者。

  事实上,够格出声的家族,他们事先已经对赵旃的处置有了决议。

  该进行的交易都已经是既成事实,国君表现出留住赵旃,甚至可能让赵旃升官,才是对他们不利。

  赵旃很识相,并且是用那种方式走掉,他们感到无比满意,哪会再多事。

  实力最强的那一批贵族满意了,剩下的那些满不满意都左右不了大局。

  这就是晋国的自有国情。

  在这一次军功评定中,吕武一“师”之“帅”正式被确定下来,爵位也晋升为中大夫。

  他当然感到了振奋,看战利品分配文牍的时候,觉得有些没看懂。

  也不是没看懂,是讶异还能有那样的操作!

  栾书将本来属于吕武的战利品,划出了一些交给郤氏。

  那一部分不多不少,恰恰就是郤至交换俘虏时,派回家臣给了吕武的份额。

  这样事情就变得有些复杂了。

  栾书这是摆明了在公器私用,看似满足了郤氏,实际上恶心了吕武以及韩氏、魏氏,分明是要让人结仇!

  在这个年代,不是所有立下的功劳都能得到该有赏赐。

  等于说,上位者不给,泼天之功都能被无视。

  郤至答应吕武在官职上面的晋升,等于是履行了承诺。

  以郤氏的家业,还在乎那些财帛和奴隶?

  在吕武有点想明白过来时,郤至派家臣过来。

  这位郤至的家臣就一个意思:俺主人一个唾沫一个钉,该给的不会少,东西已经重新送过来。

  那么,这是搞的哪一出?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