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52章 刘焉杀吾内应矣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族人被杀后,那些死者的田产,还要发还分给活着的亲戚?他们死于国事,是不是还得给抚恤、嘉奖?

  李素可不想当这个冤大头人家本来就不是内应嘛!

  所以他只让户口本死绝、连旁支法定继承人都找不到的人家是内应,这样就不用发抚恤金了。

  嘿嘿嘿。

  ……

  刘焉大开杀戒除内奸、顺便把内奸家族留在绵竹城里那部分细软财产,分赏给至今依然忠诚的东州兵将士,好歹是让本来处在崩溃边缘的东州士恢复了些士气。

  不过仅仅两天之后,刘备就把刘璋押到了城下,让刘璋开口劝降。

  刘焉自然也要到城头答话,还怒骂儿子不争气,居然跟着外敌来劝降自己父亲。

  软弱的刘璋在城下被骂得大哭无奈,放弃了职责。

  但刘备还是非常大仁大义,公然跟城上的刘焉喊话:“刘君朗!你倒行逆施,滥杀无辜,已然恶贯满盈!但我刘备不会学你,我干不出你这种株连人家小的暴行!

  虽然季玉贤弟跟你是骨肉至亲、他劝降你也失败了,但我看他一心忠于朝廷,明辨是非。父是父,子是子,子有心改父之过、与你划清界限,我便不会加害于他,还会秉公处置。就看在他劝降你的诚意份上,我表他为武陵太守,即日赴任!”

  刘备在两军阵前喊出这番话,着实让包括对面的东州兵将士都肃然起敬:刘焉这样抵抗、背叛朝廷,就因为刘焉那个最软弱的儿子不愿意背叛朝廷,肯跟父亲的立场决裂,刘备居然就允许刘璋善终养着,而且比他原本的闲职都尉待遇再高一些,平调去当个偏远郡的太守。

  这是何等的大仁大义啊!连敌人的儿子只要肯投降都放过,咱这些东州兵将领,还用担心因为负隅顽抗到最后一城,而被将来清算么?

  虽然稍微有点政治头脑的人都清楚,刘璋这个“武陵太守”,估计也就是一辈子领两千石俸禄混吃等死的了。武陵郡的军政民户诸般事务,肯定不会让刘璋管的。

  实际上也是如此,因为李素已经建议刘备:

  给长水校尉赵云额外加官,兼宜都郡太守,未来数年内总管东线荆州一侧防务。

  本来关羽更合适,但因为关羽的汉中太守是董卓之乱前少帝封的,含金量更高,跟现在这些自己“表”的太守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关羽、张飞、蔡邕、李素这四人的汉中、武都、巴郡、蜀郡太守职务,一直到董卓死之前,李素都不准备更换升迁。等将来朝廷公信力重新起来的那个窗口期,再改封好了。比如王允当权的那个窗口期,公信力就不错。到时候可以瞅准时机集中要一波官。

  目前这几年,大不了只是让刘备表几个杂号将军的虚衔,以及给其他还没有做到太守的心腹升一升太守。

  赵云当宜都郡太守之后,控制住长江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