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8章 释儒辩难(中)_幻梦新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虽身处庙堂,亦知贵教一些行事做派,贵教僧尼受十方信众供养,不耕而食,不织而衣,实属不劳而获。在我泱泱华夏,便以天子之尊,亦需励精图治,勤勉政务,不敢荒废光阴。况且僧尼不婚不嫁,圣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综上种种,你那佛教不仅孝道有亏,兼且误国叛道,不知大和尚以为然否?”

  孔光这番话就如同一剂强心针,立刻让原本安静的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激烈的议论。大伙纷纷点头称是,称赞司徒大人不愧是孔子后人,见识果然不凡。

  这句话端的是言辞犀利,不仅继续在孝道一事上大做文章,而且还指出了佛教行事于治国民生无益。群臣不禁心神大定,想着这胡僧纵然巧舌如簧,恐怕也难以应答司徒大人这番诛心之论。

  太后王政君却是皱起了眉头,她知道这话委实难以答对,这次辩难毕竟是自己提议,焕空和尚弘法之事也得到了自己的认可,倘若被孔光一言问倒,虽然能保住一众儒生的面子,却或多或少让自己这个太后有些尴尬,因此老妇人如刀的目光冷冷地看了一眼略显得意的孔光,似乎在责备他问得过于刻薄。

  孔光察觉到太后目光不善,心中一凛,刚升起的一点得意之情顿时化作乌有,开始盘算着接下来自己如何给这位乌孙国师找个台阶下。

  可出乎意料的是,焕空的神情却仍是一片平静,等群臣聒噪之声渐止,他忽然哑然失笑,看着孔光缓缓开口道:

  “司徒大人问得好,贫僧虽然偏居西域,却也曾听闻中华之地文采风流。今日官且不论,将也不谈,然据贫僧所知,那些以文章名世的骚人墨客也是不耕不织,不事生产,难道这些才子于国于民便无益处了?世上可得缺乎?便是司徒大人的先祖孔圣人,昔年周游列国,传礼法于万邦,亦是不耕不织,却教化了万千子民,大兴儒道。司徒大人避而不谈此事,为何单独苛责我佛门弟子误国叛道?”

  说到这儿,焕空脸色渐趋郑重,继续说道:

  “僧尼出家后不婚不嫁,乃是佛规所戒,纯属自愿尔,渡众生向善是佛门信众所发弘誓大愿,生儿育女之事又何劳僧尼,况且西域诸国已受佛法教化多年,人口较诸之前却大有增加,司徒大人又何必忧心孝道一事?”

  犀利的言辞就像一道惊雷,炸响在殿上,殿内的气氛顿时变得怪异起来。

  与方才的答辩不同,焕空这番话不退不让,直接将孔光的问话怼了回去。

  孔光一张脸已经变成了猪肝色,捻着胡须的右手轻微地颤抖,一时瞠目结舌,想不出如何反驳。

  不禁太后、天子和群臣变了脸色,就连在孔光身边伏案佯醉的东方明听得也颇为动容,暗暗佩服这个胡僧的辩才。他以左手撑颌,右手拿着酒樽大口喝着酒,同时偷偷用余光打量着殿上诸人的反应。

  刘骜此刻脸色阴晴不定,心中也有些微微恼怒,暗恨自己这帮臣子不争气,接连两个大儒被对这胡僧驳倒,大大损了朝廷面子。他的目光看向禄大夫刘歆,另一个自然是东方明。

  可当刘骜看到满脸醉态的东方明时,不由得眉头一皱。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