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章 图书馆(改)_我们的198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好有意思。”

  如果到了电子游戏时代,高一玮怕是会成为模拟经营类游戏的重度玩家。陈许暗想。

  他由着高一玮继续脑补养猪,自己在图书馆里看了一圈,发现很多书书脊都没有书名,只好找到杜成松。

  “杜哥,有书目吗?”

  “有,不过是手写的。”杜成松递过来一本册子,“看不清楚问我。”

  陈许接过来一看,好家伙,一手漂亮的瘦金体。

  “杜哥这字写的真漂亮。”

  “还行,练了不少年。”杜成松颇为自豪。

  陈旭再不说话,看了一圈,确实没有武侠之类的通俗小说,直接翻到政治经济一类,上下一扫,大部分都是政治经济学和马列研究著作。新进的书很少,有的也是前两年的,比如说薛暮桥老先生行销中国千万册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

  斟酌了一番,陈许借了本彭信威的《中国货币史》以及薛暮桥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

  这两本书,前一本陈许压根没听过,只是翻了几页,旁征博引,不明觉厉。后者只是在别人的回忆录里读过。不指望从这本书里学到什么,只为了解现在经济学方面的先锋思想走到哪里,为自己的未来表现划一道界限。

  趁着杜成松办理借阅手续的时候,陈许问道:“杜哥,图书馆什么时候再进书。”

  “这得看馆长,而且现在财政紧张,划拨给图书馆的也就够发发福利的。”

  “那最近都不再进书”

  “上面图书公司每年都会低价摊派一些陈货,所以你看书架上的书很多都是前两年的。”杜成松扶了扶眼睛,“图书公司倒是每月都会下发目录让我们选购,但只能是媚眼抛给瞎子看了。”

  “如果我自己想买一些书,可以走图书馆的渠道吗?”陈许又问。

  “这倒没什么问题,但是要自己掏钱。”

  手续办好,杜成松将书递给陈许:“你们如果想买教辅书,可以和馆长说一下,让图书馆帮你们买,种类多,还有折扣。当然,钱要自己出。沪城那边现在出了一套模拟卷,是去年教研组的老师出的,很抢手,省城以下的新华书店基本上就供不上货了,这边的关系可以弄到一批,一块五一套,你们自己把握。”

  “还有这个好事,谢谢杜哥。”

  还在椅子上养猪的高一玮被陈许叫了起来。

  陈许将杜成松说的话重复了一遍,然后差点直接被兴奋的高一玮拉到高建国那里。

  “你先等等,这事还得再商量一下。”

  “还有什么好商量的,难道你缺钱?”高一玮显得很急切,似乎高考的标准答案放在他的面前。

  陈许不搭理他的问话:“这毕竟是借公事办私事,高叔叔性格直爽,难免得罪不少人,还是要考虑一下影响的。”

  “这倒是,档案局有几个人盯我爸这位置好久了,保不准会借题发挥。”高一玮回过神来,“那怎么办?”

  “明天去找徐阎王,让他出面通过图书馆给我们全班人进教材。”

  这徐阎王本名徐广峰,就是陈许和高一玮的班主任,三十出头,老三届,带毕业班已经三年了,教学经验谈不上丰富,但是认真负责,学生纪律抓得好。

  “这办法好,班里十之五六都是政府大院子弟,档案局那些人可就不好拿这事给我爸穿小鞋。”

  高一玮带着陈许到隔壁办公室找到高建国,又将两人想法告知。

  高建国虽然对高一玮上大学不抱希望,但是儿子难得这么上进,顿时喜形于色。

  他老高家几十代农民,自己读到初中,当兵结束之后转业到了图书馆,自己一个大老粗阴差阳错整天接触的都是读书人。

  那些读书人虽然嘴上没有瞧不起,表面上还恭维着,但是高建国知道他们心里都是怎么想的。

  所以他想家里出一个读书人啊,他把希望寄托在高一玮身上。

  但是高一玮继承了他们家“优良传统”,从小上房揭瓦、下水摸虾,就是不爱学习。

  现在不管是高一玮转性了还是因为别的什么。高建国都得支持一下儿子:“这个简单,你们明天就和徐老师商量一下,告诉杜成松一个确定数字,让他去联系图书公司。”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