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二十二章 崇平帝:户部除了要钱,还是要钱!_红楼之挽天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样的关中大后方,确实需得一位崇平帝的亲信重臣镇守的缘故,而文官对仅仅是举人出身的高仲平,排斥也有一部分原因。

  而文官官僚集团的强大在于,如果形成了反向加速的默契,纵然是皇帝都无法以一人之力对抗整个官僚集团。

  现在的大汉朝堂虽然没有这个趋势,但也有一些苗头,从诸省大修水利,再到请求蠲免钱粮····就是一次文官集团的反扑。

  崇平帝目光深深,转而看向三位阁臣,面色默然,道:「诸省不少府县报灾,今年预计少收多少粮米?」

  杨国昌苍老面容上毫无表情,说道:「北地诸省今年夏粮都要酌情减免,老臣与户部经过计核,比之去年大约少收四成,国库只怕难以为继,臣请内务府拨付五百万两,等丰年再由户部向内务府偿还。」

  简言之,北方受灾严重,米粮泰半酌情减免,那么国库开支怎么办?只能向内务府索取。

  这是很自然而然的逻辑。

  而且内务府这几年财力颇为丰沛,因为贾珩抄检了不少官员家财,忠顺王、三河帮等,先前拨付了一百万两银子给贾班修堤,这一幕幕自然落在朝臣的眼中,这也是促使文官集团达成某种共识的缘由之一。

  崇平帝面色阴郁,沉声道:「自永宁伯整军以来,京营兵马的粮饷都由内务府统筹一半,优先拨付,内务府如今也没有多少银子,京营兵马,关于社稷安危,要优先实兵实饷。

  当初,贾珩直接寻到崇平帝,崇平帝就从内务府统筹了半给京营。

  而河南之乱的平定结果也证明,京营练兵成果显著

  ,可堪大用。

  此言一出,下方众臣,如刑部尚书赵默,面色阴郁了几

  国家拨付京营军兵粮饷,不走户部向兵部支取,经制大坏矣!

  韩廣拱手道:「臣以为圣上所言甚是,京营在河南奏响捷音,实兵实饷,裁弱补强,大汉军力可复。

  在京营此事上,满朝文武都认可贾子钰的将略,但既然酬其功爵,这件事儿,随着时间过去总会渐渐淡化。

  哪怕立了多少功劳,武将就只能是武将,洛阳投闲置散的武勋,阳武侯、定远侯等人,还少了?

  其实,如果不是因为假军报的事儿,令崇平帝吐了一口血,丢了大脸,也不会在短期内形成根深蒂固的思想钢印,随着时间也会渐渐淡化功绩的重要性。

  人无百日好,花无千日红。

  人性大多是健忘而善变的,明太祖大肆屠戮开国功臣的时候,也是一边流泪,一边大开杀戒。

  同样,哪怕是拯救了全人类,人类不感谢罗辑!

  杨国昌面无表情,心头无喜无悲。

  崇平帝皱了皱眉,问道:「可否向江南藩库支取?去岁可有结余?」

  赵默却是眉头紧皱,又要加税江南,难道天子就不怕江南激起民变?

  杨国昌迟疑说道: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