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怎么待见_红楼之挽天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因缴获一事被斩首。

  剩下还有四个游击,还有一个是陆合的亲信,因牵涉到吃空额一事,还在焦头烂额。

  这时,参将肖林抱拳道:“大人,我等还能否留在果勇营?”

  这位参将是五位参将中,两个没有贪占空额的之一。

  迎着一众目光注视,贾珩沉吟片刻,道:“这个要看兵部和节帅的意思,想必诸位也听到了一些风声,京营整顿在即,不仅是士卒要以选锋之法裁汰老弱,将校也要根据才干、品行定等,本官不主持此事,也做不了主,一切都看兵部和节帅的意思,只是诸位,京营这次整顿,来日势必要与东虏一战,其中凶险,不问可知,诸位年轻之时,也是拿命搏杀出来的富贵,年岁渐大,血勇之气多有不复者,可至兵部请求卸甲,半生劳苦,领着一份禄米供养,在家含饴弄孙,未尝不是一桩乐事。”

  一些过了四十五岁的老将,闻听贾珩“劝退”之言,不由面色复杂。

  在军营摸爬滚打半辈子,谁甘心卸甲归田?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

  只是,还是有几人有所意动。

  贾珩说完这些,也不再说什么。

  如果他是王子腾,整顿之后的京营,肯定是没有混吃等死的老家伙的位置,提拔少壮派,实现将校迭代,势在必行。

  因为一些参将年岁都大了,如刘玄德所言,髀肉复生,血勇不再,而且怯战于东虏。

  以他手下五位参将为例,都自认贾家部将,先后拜了码头的单鸣和邵超二人,年龄大约四十左右,肖林是地方都司出身,年龄也近四十,另外两位参将,年岁都已然奔五十去了。

  头发灰白,看着也已无多少进取之心,这一路进剿匪寇,基本也是混,不过因和贾家有着一些香火情分,也不好太无情,以寒十二团营一些贾家部将之心。

  剩余四位游击将军,倒是稍稍年轻一些,有三位是从三边调任过来,还有一位则是地方卫所调转过来。

  “这些人不具体领兵作训,一些才具不足,贪生怕死的,不用就是了。”

  就陈汉兵制而言,到了游击、参将这个层次,领兵就无定额,往往是根据具体战役,听从团营都督的差遣。

  议罢事,将众将挥退,贾珩也是拿着宋源递送而来的汇总簿册翻阅着。

  经过持续不断的招兵,果勇营兵额现已补齐两万余人的兵额,其中新兵有万人,以五百人一营,暂编为二十个营,等他回去亲自整训。

  剩下的原果勇营将校,回去之后,也要裁汰老弱,重新编练。

  “新兵行新式操典,白纸作画,其实比原果勇营之兵还要容易整顿一些,先将军纪、军容立起来,等回京之后,再去军器监看看。”

  就在贾珩凝眉思索着回京之后的下一步打算,却听到中军帐外有兵卒唤道:

  “大人,营外有一个唤作薛蟠的,递了拜帖,求见大人。”

  贾珩皱了皱眉,问道:“薛蟠?”

  那军卒说话间,就是入得帐篷,上前递上拜帖。

  贾珩将名帖拿在手中,映入眼帘的却是一行娟秀、丰润的梅花小楷,情知这不是薛蟠所写,至于是何人所写,心头也有几分猜测。

  “去让他进来。”

  毕竟是贾族老亲,哪怕再有些不待见这薛大傻子,也不好见都不见。

  却说营盘之外,薛蟠带着两个小厮,下了马,站在营门之外,但见营中一队队兵卒捉刀列队,威武严整。

  薛蟠仰着大脑袋,面上带着笑容,脸上的神情虽不至如“有胜阅兵”,但也差不离儿。

  一旁的小厮见薛蟠高兴,笑着凑趣道:“珩大爷手下这兵马,可真是严整,管着这么多人,这是戏文上说的大将军了。”

  “那可不,我这表兄,是个有大能为的。”薛蟠笑道。

  真正论起来,薛蟠年龄其实比贾珩还大上一丢丢,但却口称表兄,自是权势加成。

  不多时,从营门处出来一个兵卒,喊道:“大人让你进去。”

  薛蟠闻言,心头一喜,就是招呼着小厮,大摇大摆地入得军营。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