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92章 王长生的任务_乾隆四十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示惩罚,其中就包括了扬州府。

  也就是康熙有所谓“永不加赋”的祖训,否则以乾隆的小心眼程度,肯定会上调正兑米的份额。

  清代的漕粮分为正兑米和改兑米,其中运贮京城的叫正兑米,运贮南通州的叫改兑米。此外还有各种附加税,轻赍就是其中一种。

  所谓的“轻赍”就是耗米,运输途中的损耗。这笔钱通常会解交户部或是南通州的通济库,作为办理漕运的开支。清廷要求征收之时按银两折算,比重多寡视路途远近而定,离京城越远,额度就越高。

  扬州府的漕粮份额源自清初,每年正兑米是93600石,改兑米是46990石,总额是140590石。一百多年来虽有调整,但也只是在正、改两项之间互有增减,总数并无变化。另外轻赍是按每石一钱三分白银征收,江苏通省都是这个比例,所以扬州府是每年18276.7两。

  轻赍上调后,扬州府的征收比例上涨到每石0.22两,变成了三万多两白银,粮户们都傻了眼。

  其实如果只是这样,扬州老百姓倒也能扛,问题是除了上述三项,还有什么水脚银、芦席税、竹木税、漕赠、脚价银等名目繁多的附加税,再加上各衙门和官吏在征收过程中的勒索敲诈,粮户实际所出要高出数倍。所谓“正漕一石,民纳三四石”就是这个道理。

  这两年扬州的粮户为了完税被逼的卖地卖房子大有人在,甚至还有举家逃亡的,老百姓叫苦不迭,民怨极大。

  至于吴思宇让王长生去拜访吴兴沈家,是因为这些年江南民间私下流传着一则小道消息,赵王爷的王妃,未来的皇后娘娘是扬州人,姓沈。

  当然也有个别更小道的消息,说赵王妃真正的老家是东台,是当年“一柱楼案”的遗孤。

  不过这个说法被很多湖州人——尤其是吴兴沈姓中人暗地里嗤之以鼻,什么扬州,什么东台,天下沈氏出吴兴,吴兴沈氏出竹墩!所以赵王妃就是吴兴沈家人。必须的!

  那些对《二十四史》有所涉猎的人听到这个说法后细一琢磨,心说好家伙!沈家都出了四个皇后了。

  南陈文帝的皇后沈妙蓉、南陈后主的皇后沈婺华、唐代宗的皇后沈珍珠,如今再算上北边那位,了不得啊!

  综合以上因素,赵新非常担心舰队抵达吴淞口的消息扩散开来,还不等北海军打过去,扬州和湖州府的老百姓就会有人杀官造反,攻打官衙,然后其他府县也跟着起哄,引发大规模连锁效应。到时候就真成了哑巴吃黄莲,硬着头皮不收也得收,进而影响明年南下入关的大计。

  “明白了!”王长生起身敬了个礼,问道:“那您看我什么时候走?”

  吴思宇起身道:“你回去安排一下,明天一早坐船去安平港,特战营的人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