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第三十章_与武郎将的闲适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乱时,乡下总是比城里更易生存,取暖用的木材山野里有,饿了能打猎、网鱼、摘野果、拾菌子。

  村子周边被村民如梳般扫过一遍,可以到离村较远的地方,搜一搜物产还是有的。

  人人都穷得抓襟见肘时,没有对比,往往不会觉得日子有多苦。

  顾澹和村民去林中的水潭网鱼,天冷得很,村民的衣服湿透,都打着寒颤。

  收网后,鱼获颇丰,大伙在潭边支釜,煮鱼吃,顺便烤火。

  湿淋的衣服用树枝叉起,立在火堆旁,众人笑语,围着团火,脱得剩裤衩。

  顾澹下水拉渔网时,人也泡在冰水里,不过他携带了更换的衣物。

  出水潭后,顾澹找个有树木遮挡的地方,他擦干身体,搓干头发,把干燥的衣服换上,外套上袄衣。这样在火边烤一会儿,身体就暖和了,不易生病。

  坐在孙岩和孙三娃父子身旁,捧着碗吃鱼,顾澹听村民唠嗑。

  有个老叟讲他孩童的时候,四处闹饥荒,有天,一头大野猪跑田地里刨食,被村民发现,接着全村都出动了。

  支着大铁釜煮的猪肉,人人有份,野猪肉那叫一个香,时隔多年,老叟还记得那个味道。

  老叟这番讲述,听得村民们猛咽口水,觉得碗中的鱼肉更美味了。

  顾澹和村民一起笑着,他想那头野猪低估了饥肠辘辘村民的战斗力。

  回家时,顾澹裹着暖和的袄衣,提着分来的一大篓鲜鱼。

  和村民在院门口相辞,顾澹回屋,先把鱼提到村正家的厨房里,阿犊的堂妹阿巧在。顾澹分出一半的鱼给她,问她阿犊和村正去宣丰乡还没回来吗?

  阿巧欢喜拎过鱼,麻利地刮鳞,掏腹,动作老练,她对顾澹道:“回来啦,刚刚阿犊兄又和祖父去陈村,听他们说要凑钱买点粮食给奶娃娃吃。”

  村正家有八口人,小孩子有两个,大人挨点饿不要紧,小孩子不吃谷物容易夭折。

  “你听他们说要凑多少钱吗?”

  “奴家没听说。”

  阿巧把头摇了摇,她自去刷锅烧水,准备煮鱼。

  顾澹提着半篓鲜鱼,回到自己住的小院,他进厨房将鱼倒木盆里清洗。他留下一条做鱼羹,其它的都开腹刮鳞,带皮剖开,而后架在灶火上熏制。

  他一个人吃得不多,有富余的食物,他都会储存。

  夜里,村正归家,顾澹过去询问村正买粮的事,村正喝着鱼汤,对顾澹说:“宣丰乡一户富人家,有几石谷子要卖,咱们村穷凑不出几个子,我明儿还得继续上陈村凑钱。”

  “顾后生要是有钱,不防一起凑来,多少都行,你也好备点粮过冬。待天降大雪,就是黄金也换不来几斗豆米。”

  往年再难的灾年村正都度过,他应对的经验很丰富。

  顾澹手中捏着一串铜钱,他对村正说:“我这边凑三百二十钱,眼下米价昂贵,不知这些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