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3章 野三关,小屁股_金蚕往事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倒是想得开,脑袋掉了碗大个疤,确实有一股子豪气。

  我们会面的时候是中午,赵中华风尘碌碌,饥肠也辘辘,于是找了一家饭店草草用过饭,然后乘车前往野三关。

  路况不错,从县城到镇里差不多花了一个小时。一路上,我们都在听赵中华跟我们侃他师父万三爷的光辉事迹,那架势滔滔不绝,口沫飞溅,颇有一股百家讲坛的气势。

  赵中华跟我们说,他自幼生长于民风彪悍的河北沧州,武术世家出身,自幼习得一身好武艺,然而在十一岁那一年,却因为与儿时的伙伴打赌,孤身一人跑到那村外的坟地上蹲守,锻炼胆魄,哪知那里正好有一个蒙了冤屈的孤魂野鬼,心中愤愤不平,不肯归于幽府,因为心智被那阴风洗涤,于是便失了本性,附于他身上,从此体弱多病,缠绵于病榻之上。

  万三爷扛着招魂幡,游历过他们村子的时候,见他家宅院黑气腾绕,便摇幡进来,将那恶鬼给勾了去。

  赵中华好了之后,便觉得这东西,比他痴迷不已的武术,不知道要神秘多少倍,于是便苦苦地哀求万三爷,收他为徒。

  我之前说过,走上修行之路,师父是最为重要的,讲究的便是一个“缘分”二字。

  但是赵中华跟万三爷并没有多少缘分,仅仅只是救人与被救的关系。然而拜师这东西要看人来的,有的人意志坚定,绝对不收有缘人,比如我(因为也没有什么可教的);也有的不是,赵中华用死缠烂打这种谈恋爱的招式跟着万三爷,结果这老人家心肠一软,便答应了。

  之后赵中华辞别了家中父母老人,与万三爷一同闯荡南北,学得一身本事,后来又加入了有关部门。

  赵中华十分敬重万三爷这个领路人,向来都是称呼“恩师”的。

  所谓师长,传道授业解惑也,如同再造。

  赵中华叹息,说他跟随万三爷十年光景,然而只学到了一些皮毛的东西,本事不及他师父的十分之一,这里面虽然有些门第之见,但是他也已经很满足了。他告诉我们,万三爷有三个徒弟,一个是他小儿子,一个是他侄儿,他赵中华是第三个,也是唯一的一个旁姓弟子,他的幸运也由此可见一斑。

  我心中却在感叹:我们这些手艺儿之所以一代不如一代,除了因为末法时代的缘故,更多的,还是因为传承的问题。很多人总是留一手,非血缘不可传,导致很多老东西丢失了,只剩下些传说,供人悼念。

  而又有许多乡野俗夫捡了些陈谷子烂芝麻,招摇撞骗,处处败坏名声,最后至如今,相信的人越来越少。

  没落了,没落了。

  真正的大工业时代即将来临,而我们将要被历史滚滚的车轮给碾压,远远抛到后面去了。

  与大敦子镇那样闭塞狭小、人迹寥寥的山中小镇相比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