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一章 兵临城下_三国第一强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毕竟白波军的战线推前,奇袭的风险也变大了。

  为此,杨奉花了很多心思,笼络了胡才、李乐,并拉了胡才来帮忙,不可谓不用心。

  但现实并不因人的意志而转移,打不下就是打不下,肯拼命一样不好使。

  杨奉一边诉苦,一边也是引着王羽跟在胡才二人后面,他知道胡才接下来要说啥,干脆让王羽、李乐一次听完算了。

  胡才指着城下,捶胸顿足道:“你看看,我拼着损失了两三千jīng壮,把土垒堆到了城头边,可就是冲不上去啊!城下那些,都是弟兄们的尸体,那都是跟着我好多年的老兄弟啊!”

  王羽循声看去,所见确如胡才所说。

  闻喜是个县城,据说当年武帝北巡,经由此地时,正巧南粤战场传来了捷报,故因此而得名。这里就是个小县城,城墙甚至还比不上白波谷的那座雄伟。

  不知是屡经战乱,还是风雨侵蚀,城墙显得很是残破,到处都有修补的痕迹。在正午阳光的照耀下,那一条条分界线,显得异常分明。这些界线两边的城墙,颜sè大相径庭,就像是一块块的补丁。

  眼下,城墙上又多了很多新的颜sè,遍布城头的血迹,烈火焚烧后的焦痕,刀砍枪刺留下的白印……古旧的城墙,显得越发的斑驳了。

  城墙之外,最显眼的莫过于堆在城墙一角的那个大土堆了。土堆由沙袋、土石,以及尸体构成,视觉效果相当惊人,单看这个土堆,以及沿途上倒毙的尸体,就可以想象出这场攻坚战的惨烈了。

  土堆的四周,也是尸体遍布。一部分身上羽箭尚存,显然是被弓弩shè杀的,更多的却是肢体扭曲,看样子是从城墙上掉下来的。

  杨奉没有夸大其词,白波军确实努力过了,只是他们在攻城方面实在太差,差距大到拼命都无法弥补的程度。

  “已经有了突破口,怎么还攻不下城?”李乐大惑不解:“闻喜城内一共也就几百郡国兵,糊涂你们有快两万人,怎么就打不下呢?”

  “哼!”胡才冷哼一声,晒道:“郡兵只有几百,可城里的百姓也都发动起来了,再加上那几家大户也是出钱出粮,怎么也有三千兵了。光是兵多倒也没啥,关键是城里有猛将!”

  他指着土垒,惨笑道:“那个是突破口?才不是!分明就是修罗场啊,上去多少死多少!”

  看着城头,王羽点了点头。

  胡才说的没错。那个土垒看似很大,但能通过那东西发动冲击的人数却很有限。每次能上去三五个先锋,后续跟着几十人人也就是极限了。

  这种战术的要点就是,一点突破,四面开花,冲上去的先登,要以寡敌众。占据一块地盘,让后援跟进,巩固下来后。再向其他方向拓展战线。等到占领一处城门楼,进而打开城门,胜负就没有悬念了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