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九八章 摸石过河_三国第一强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是说,利用此人,将还在构思中的政策推行出去?”

  安排好了李宾,李十一就匆匆赶来求见王羽,复命之后,将自己的想法细细说了一遍,面对王羽略带诧异的反问,他从容不迫的答道:“主公明鉴,以末将之见,这是个很好的机会,您不是常说,政策不能空想,要在实践之中发展验证吗?”

  “哈,”王羽指指李十一,失笑道:“你这厮,好的不学却去学孔明,拿将的话来堵将的嘴么?”

  “明公此言差矣。”

  诸葛亮的好胜心就不弱,躺着中枪,哪里肯轻易罢休,他抢在李十一开口之前反驳道:“亮以为,李校尉说得很有道理。反正阙宣来就是要求和的,在他身上验证政令的可行性,成功了是好事,失败了,也可以把问题归结于外交和议方面的问题,而不会引起,或加重徐州豪强的不满或敌意。”

  “嗯,这么说倒也有些道理。”王羽肚里好笑,脸上的表情却是一正经。

  李十一的想法,并未出乎王羽的预料,前者一直跟在他身边,思维方式、行事风格,很大程度上都受了他的影响。

  那项新政,就是为了杜绝曹豹、陈家这种情况再次发生而设立的,阙宣也是地方豪强中很有代表性的人物,拿他来做实验,简直再合理也不过了。

  之所以没在第一时间下令,只是还不能确定阙宣看不看得明白现在的形势,肯不肯屈服,肯屈服的话,会屈服到什么程度。

  伐谋也好,伐兵也罢。知己知彼都是很重要的。王羽的先见之明在阙宣身上完全失效,之前在徐州的侦察重点,也没放在这个土豪身上,所以王羽对阙宣基上是一无所知的,自然不能轻易做出决断。

  李十一接触到了使者,做出了相应的判断,然后提出这个建议,是顺理成章的一件事,有什么可意外的?

  王羽只是没空在这方面多花心思。想抓个壮丁顶缸,以目前身边的人员配置来看,诸葛亮无疑是最适合的人选。庞统现在还是太腼腆了点,行事也不够咄咄逼人,处理行政事务。参赞军机倒还可以胜任,这种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就有些不适合了。

  不过,诸葛亮这家伙很喜欢跟自己拧着干,所以只能应了那句老话:遣将不如激将。

  想到自己正在对诸葛亮用激将法,王羽心里别提有多得意了,书里面。从来都只有诸葛亮对别人激将的份儿,何尝有人激过他了?

  激将成功,满满的成就感啊。

  诸葛亮哪知道王羽的恶趣味,实际上。他对这项新政确实很有兴趣,因为这是青州新政中首次出现的,为世家豪强而设的政令。

  在这项政令之前,青州对豪强只有一种做法:抑制!

  诸葛亮虽然部分认同王羽所说的豪强对国家的害处。但无论是从他自身而言,还是从华夏在血脉、家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