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章抗清低潮_扶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杀吾,勿伤百姓性命。”

  博洛对于金声的请求,却不为所动,依旧下令屠城,并让清军押金声至城楼,当着金声的面,将全城屠杀干净。

  金声被俘后,徽州义军遭受重创,江天一、吴应箕等人纷纷率残兵入山,博洛令清兵进山围剿,不久义军首领吴应箕被清军包围于磨山岭,重创而亡,只剩江天一领千余残兵,藏于徽州山林中。

  至此,江南抗清斗争,陷入低谷。

  十月间,南京城外,数百清兵押着一队人,来到西郊大胜关外,大批闻讯赶来的百姓,站在道路两侧。

  穿着白色囚衣,戴着枷锁的金声,与众多被俘的义军将领,还有门生,走在路上,看见穿着长衫马褂,戴着满帽的人群,默默注视着他们。

  数千人站在道路旁,鸦雀无声,只是目送着金声一行人进入大胜关。

  就在金声等人,走到城门前时,人群中一名年轻人忽然泪目大呼道:“先生回来时,我等一定再来路旁恭候。”

  金声闻声,戴着枷锁转身,看向众多已是异国衣冠的百姓,微微笑道:“吾使徽人抗虏,今徽人俱死,吾岂能独活。若再回来,我就一文不值了。”

  说完,金声看了眼徽州故乡的方向,便大步迈走进了城门。

  一日后,金声被押至南京,洪承畴与金声同科,便有心招降,劝说金声投降。

  金声被提到总督府邸,只是端坐闭目,根本不理洪承畴,仿佛看他一眼,都会污秽了眼睛。

  洪承畴竭力劝说,金声被他说烦了,忽然破口大骂,“尔为朝廷大臣,不能死而反诱人耶!今吾为抗清而死,尔为胡夷鹰犬,尔有何面目来见吾,又有何面目见先帝于九泉!”

  洪承畴念及同榜之情,好言相劝,不想招来一顿臭骂,气得不能发声,连忙让甲士将金声押走。

  几日后,金声被押往刑场,在万人围观中遥拜明孝陵,大呼,“陛下,臣尽忠矣!”而后端坐饮刃。

  当日一同赴死者,还有其弟金经、总兵范云龙、吴国祯、余元英,诸生项远、洪士魁、副将罗腾蛟、闵士英、都司汪以玉等人。

  观刑百姓见此,无不垂泪,而消息传入福建,隆武帝大为痛心,下旨追封金声为左都御史,谥文烈。

  在金声被杀之时,另一人也被押送至南京,便是于富阳被俘的马士英。

  满清为了合理的占据江南,一是不承认弘光政权,二是竭尽所能的污蔑弘光政权,将弘光政权刻画成一个不亡都没天理的政权。

  因此弘光政权必须是腐朽的,除了弘光本人要是昏君之外,还必须配上一个大奸臣,成为腐朽政权的标配。

  只有这样,满清灭掉弘光政权,才算合乎情理,同时也能降低江南百姓的反抗。

  马士英就是那个奸臣,而江南百姓的苦难,都是他和昏庸无能的弘光帝造成的。

  在马士英被押入南京之日,同样有数万百姓围观,不过迎接他的不是百姓敬佩的目光,而是愤怒的臭鸡蛋和烂菜叶。

  南京城中,没有人提及马士英,坚持抗清,城破被俘之事,反而传出马士英逃跑途中被清兵抓获。

  在金声被杀的刑场,马士英被处以凌迟之刑,南京百姓深恨马士英,马士英死后,不仅无人收尸,连割下来的肉,也被人分食之。

  人群中,仅有一名书生摇头叹息,并写下一书,记录此事。

  ~~~~~~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感谢周周bgj的200打赏)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