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章 吃饭也要先调查_食堂系统援助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批发的精面粉和便宜籼米,也是这里的病号吃不起的存在。

  身体不好了,营养不良了,只能吃点儿小米。换言之,平常都没得吃纯小米。

  说到底,长时间在苏联工作的刘贺连,并不是很清楚37年的延州是怎么样的。他所了解的,更多的是一个红色的革命圣地,一个充满了理想主义和艰苦奋斗的地方:但是至于究竟有多么艰苦,还是缺乏一点儿直观的感受。

  “不过现在,情况不是有改变嘛。”看着刘贺连这样子,傅医生还是有点儿不忍心,鼓励道,“现在这儿能换好多东西,肉、蛋、菜什么的都不缺,至少延州医院病号的营养餐能换换了。而如果说是伙食搭配的话,我们需要注意这样几点……”

  他找回了状态,开始给刘贺连讲起合理营养搭配的要点来。

  “糖类?没问题,傅大夫,这里有白米白面,还有很多土豆,对,就是洋芋。”

  首先,任何营养餐都不能一蹴而就,哪怕是补充糖分,也得循序渐进地提高等级。不然,一下子吃到食堂的高等级餐食,边区保准出现一堆胆囊炎或者腹泻的病号,甚至会有“肝昏迷”(肝性脑炎)的病人。

  “蛋白质,我建议鸡蛋,这玩意儿便宜量足蛋白质还多,调剂的时候,可以买一些白条鸡鸭,或者冻鱼肉来试试。”

  其次,主食副食的比例需要逐渐替换,在可行的范围内变换花样,这样能够让人保持精神状态,也可以摄入更全面的营养。例如海带和碘盐的搭配可以治疗边区乃至山西常见的“大脖子病”,鸡蛋、豆腐等高蛋白食物可以战胜浮肿病,各类维生素的摄入则可以防治脚气病、夜盲症和坏血病,富含矿物质的食品则可以治疗缺铁贫血,甚至能促进孩子的智力发育。

  “脂肪?脂肪好说啊,这边能卖猪板油和黄油,如果中央觉得太贵,还有很多的植物油,再不行,咱们棕榈油还是能吃得起的。”

  接着,食物的烹饪方法应该尽可能简单高效,这一方面可以降低烹饪损失——红军早早地就提出了这个概念——另一方面,毕竟不能让所有人都来食堂就餐,部队、单位总要在自己的灶台上烧火做饭的,而食堂的菜系品类多为未来做法,还需要发动群众,录入一些符合当下口味的菜品才好。

  “维生素片的话,除去维生素C外,现在还没有。不过这里倒是有很多水果,傅大夫,有苹果橙子梨子香蕉樱桃火龙果哈密瓜……好的,我不报菜名了。”

  折腾半天,两人终于搞好了一份初步的表格,列出了对于伙食改善的诸多意见建议。刘贺连在电脑上开启办公三件套,熟练地编了一套表格,写了一份PPT,准备在办公会议上展示初步研究的成果,并且选取一定的志愿者进行实验。

  刘贺连深刻地赞同这个想法,毕竟,食堂食堂,本身就是为了解决吃饭问题来的。而在这个远东地区古老的国家里,能够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吃饭问题的人,永远是会被历史记住的那些名字。

  正当他完成工作,站起来的时候,眨眼的瞬间,一串亮色的数字再度浮现了出来。这串数字发着暗红的光,显然是一个日期,但是和先前那个有着夜间模式的“”不同,它的后三位数字,正在快速而随机地跳动。

  “1938-0*-**”

  按照傅大夫的说法,良好的营养意味着身体素质的基础,而优秀的身体素质,本身就能够战胜许多病症;而人健康了,自然就会有更好的体力,精神力甚至智力水平,能够更好地完成劳动作业,遂行战斗任务,进而推动革命事业的进步。

  这不会是一朝一夕就能产生的变化,但是它必将在不远的未来产生难以想象的作用。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