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四章 交锋者(三)略微正经_食堂系统援助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伏罗希洛夫向着果脯解释,在国共已经达成统一抗战协定的现在,支援中国两大主要的抗战力量并不损害中国的利益——在苏联看来,中国赶走日本侵略者不仅可以保护苏联的远东安全,也是中国目前的首要矛盾,两国应该是有着共同利益的。

  即便是这样,蒋廷黼依旧坚持要求苏联不得为共党提供支援物资,想要分润贷款更是不可能。他甚至放言,若是苏联执意为共党提供军械装备,那么就是准备推动国共内战!

  因为毕竟不是一个被承认的政府,王大政委只能在联共这个渠道据理力争,表示咱们只有在遭受进攻的时候才会反击,先前的围剿、围困和封锁又是谁先挑起的?日军开始全面侵华之后,作为一个合法政府,你却连宣战都不敢宣战,抗日积极性还不如八路,好意思么?

  加之此时已有平型关大捷等战例支持,初步换装的八路军已经显露出远胜于国军同编制部队的战斗力,苏联的态度开始有所转变。伏罗希洛夫向着蒋廷黼表示,“完全断绝另一支抗日力量获取苏联援助的行为是不可取、不可接受的,中国应该将全部的力量集中在抗击侵略者之上。”

  汇报了苏联态度的变化,蒋廷黼收到了蒋的回电:“据理力争,绝不退让,但应以确保获取苏援为首要,至少应确保苏援物资应处于我方管制之下。”

  嗯?老头子怎么开始退让了?

  就在蒋大使刚刚找上人民外交委员会之时,苏联方面转达了八路的新方案:“苏援贷款购置物资,可交于国共两方组成的委员会统一分配,我方可仅取系关民生疾苦之非军事物资,军火装备,可出让予其他友军。

  “但三方应共同保证西北通道之畅通安全,应修造公路、设置驿站,方便援华车队之通行。”

  这句话在蒋廷黼的耳朵里,听不出任何的问题:八路考虑到抗战大局,可以少拿军火,不要贷款,只取部分非军事物资,具体的分配则是交由一个三方委员会来监督。八路什么时候怎么讲大局了?哦,八路好像一直都挺讲大局的……

  不过出于一个合格外交人员的谨慎,他决定再将这条信息回报国内,征询总裁的意见。

  不多久,果脯的访苏代表团收到了这样一份电报,蒋公批阅:“可,共匪穷困,若无苏联贷款,所购置物资有限。应注意其夹带枪炮火药之偷渡行为,但不应任苏方加入物资分配委员会,委员会应由我方统一掌控……修造公路事宜,切有道理,应即刻安排。”

  中苏双方初步确定了这样几条要点:苏联给予果脯贷款,并且将通过多种方式向着果脯援助包括空军、装甲兵及20个步兵师在内的各项装备;双方应共同保证西北通道的建设,通过西北通道运输的物资,苏方将派出士兵进行押运;共方则不获得苏联军事物资的援助,仅获得非军事物资的自费购置权,自费购置的物资自决;三方将成立一个物资分配委员会,具体成员比例待后续确定……

  粗粗一看,应该还是一个多方可以接受的条约,蒋廷黼将草案以外交邮袋的方式寄回国内,正待根据蒋公的批示,进行最后的扯皮和讨价还价。但是,没多久,他再次收到了一份加急的电报:

  “情况业已生变,此刻应以尽快签署协议,获取苏援为要!”

  发生什么事了?

  谈判终于达成了第一个共识,蒋廷黼喘了口气,连续几个月的连续交锋,双方互相在比例、援助物资和分配上互相隔空扯皮,消耗了他很多的精力,现在双方似乎各退一步,总算有成功签署协议的曙光了。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