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二章 村民们的担忧_大唐之从当咸鱼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惑了。

  “王二牛见过郡公爷,见过曹县令。”王二牛连施礼道。

  “见过仙人,见过曹县令。”一帮子村民也连忙跟着施礼。

  “二牛,去把村民们都着急过来,我有事儿要跟大家说。”王寅冲着王二牛招了招手。

  “喏。”王二牛领命下去了。

  这下周围的村民更好奇了,回想之前王寅每次召集大伙儿好像说的都是大事:种土豆、养猪、送钱。。。

  甭管哪样,村名们都是受益匪浅。

  仙人这次又要召集大伙儿,难道又有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儿要宣布?

  还有,仙人有事儿也就算了,你曹县令怎么也跟过来了?

  现在别的村子发生大案子你不是应该跟着过去么?

  正当这些村民满脑子疑惑的时候,王二牛带着其余的村民赶到了。

  “见过仙人!”刚来的这些村民连忙冲着王寅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我新盖的学校大家都见到了吧?”看到人都到齐了,王寅便开口了:“大伙儿家里凡是有五岁到十五岁的孩子都可以来这里读书。当然,超过十五岁了的也可以来。”

  王寅规定的这个年龄段也是出于大唐的具体情况考虑的:大唐现在人们普遍成婚早,基本上大部分人都是十四五岁就结婚了,有些更早的甚至十三四岁就结婚了,若是超过十五岁的话估计娃都能到处瞎跑了。

  这种当了爹妈的人要是让他们来读书,估计他们心里也是别扭。

  再者说了,都来读书的话家里的孩子谁带啊?

  既然结婚都早了,五岁上学也就没毛病了。

  “这。。。”听到王寅的话,一帮子村民不但没有高兴,反而在那发愁起来了。

  读书这种高大上的事情他们当然乐意让自己孩子去了。

  毕竟这年头讲究士农工商,一说是读书人仿佛就比别人高人一等似的,而且这年头读书也是出人头地的主要途径。

  既然大家都知道读书好,为什么大唐的读书人还这么少呢?

  一个字:贵!

  笔墨纸砚哪个不花钱?

  尤其是这纸,在大唐那可不是一般的贵,普通老百姓根本负担不起。

  虽然之前长安城一直有新式纸张售卖,可这却跟普通老百姓没啥关系。

  那些纸大部分都被世家给抢完了,剩下一些也是落入了手里有点闲钱的人手里,普通老板姓根本半根毛都摸不着。

  再者说了,就算解决了纸的问题,这书又是一大难关。

  这年头有钱你都没地方买书去,有关系的还能找人借来抄录一下,没关系的抄都没得抄。

  就算你运气好抄录了几本书,若是没有先生讲解的话只能在那闭门造车,书中的意思没搞明白或者理解错了的话,最后指不定读成个什么鬼样子了。

  是以读书这种事情一般都是默认为有钱人玩的,普通老百姓根本想都不带想的:有那个功夫不如研究研究怎么刨地能多产点粮食才是实在的。。。

  是以当初看到王寅盖这个学校的时候,他们虽然好奇但是却并未过多的关心:这东西一看就跟咱没关系,也就看看新鲜就完事了。

  结果现在王寅告诉他们这学校是给他们家的崽子准备的。

  这不是开玩笑呢么?!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