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五章、买买买,挖挖挖_地中海霸主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样的,跨国专利费几乎都是收不到几个钱的。

  就连斐迪南折腾出的“百货超市”都注册了专利,都十几年过去了,他收到的专利费还不到十万英镑,这还是建立在人家给面子的情况下!

  在欧洲地区,大家都或多或少都给了一点,意思了一下,至于美洲大陆斐迪南表示,自己都不知道专利费长啥样?

  除了这位大拿外,斐迪南又将目光瞄准了另外一位科学界的大拿——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1900年8月,21岁的爱因斯坦毕业于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12月完成论文《由毛细管现象得到的推论》,次年发表在莱比锡《物理学杂志》上并入瑞士籍。

  年轻人嘛,斐迪南认为还是比较好忽悠的,一个刚刚从学校的毕业生,开高价还是很有可能挖来的,实在不行就绑票了,反正初出茅庐不会引起多大的注意力!

  唯一的麻烦就是,他好像是极端反战集团中的一员。在一战前,他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长和柏林洪堡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

  但是他还是加入了反战集团,还在著名的反战宣言——《告欧洲人书》上签了字,算是给一战中的德国扯了一下后腿!

  不过在斐迪南看来,这都是小问题,只要到了保加利亚这些事情都不会发生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保加利亚就算有类似的宣言,也不可能发布出去,新闻署还是很有威慑力的!

  “三年起步,最高死刑!”这就是保加利亚新闻法,任何人都要为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任的!

  自从新闻署成立以来,因为虚假广告,关停的报社都是三位数,锒铛入狱的编辑、资本家们也不下于四位数,现在还有人在修路大军中奋斗着。

  至于政治新闻,就更不用说了,那玩意儿就更加要慎重了,敢和政府对着干的,早就不存在了!

  当然有些新闻也是允许的,比如谋高官贪污受贿,社会名人私德有亏,都可以随便曝光,这也算是保加利亚打击腐败的传统了。

  斐迪南坚信,一个巴掌拍不响,就算有一两个思想跳跃的,在全社会一致的大背景下,也最多就埋怨几句,闹不出来大乱子。

  除了这位外,斐迪南还盯上了在后世大名鼎鼎的居里夫妇,这会儿他们正落魄着。

  为了研究镭,他们现在是既没有实验设备,又没有经费采购研究材料,正在发愁!

  而且他们还借住在理化学校一个连搁死尸都不合用的破漏棚屋里,在进行着艰辛的工作。

  据说这个棚屋,夏天燥热得象一间烤炉,冬天却冻得可以结冰,不通风的环境还迫使他们把许多炼制操作放在院子里露天下进行。

  在斐迪南看来,这简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对两个科研疯子来说,为了良好的实验条件,搬一次家而已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