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52章 喜忧参半,南唐反扑_五代第一太祖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52章喜忧参半,南唐反扑

  淝水北大营。

  大周皇帝御营所在。

  赵匡胤从涡口大胜而回,柴荣大喜,正召集众将官召开表扬大会,同时商讨下一步进军方向。

  席间,滁州捷报传来,一场比涡口更大的胜利,使得柴荣和一众将官大受振奋。

  “哈哈~朱秀不负朕望,只凭一万兵马就连克清流关、滁州城,连斩皇甫晖、姚凤两大唐军主将,彻底摧毁唐军在滁州的一切防务!”

  柴荣逐字逐句看完报捷书,狠狠一掌击打在案,纵声大笑。

  御帐之内的一众将官无不惊奇欣喜,相互催促传阅报捷书,都想知道朱秀是怎么只用一万兵马就打下滁州。

  皇甫晖、姚凤号称十五万大军驻守滁州,刨除水分,怎么算也有三四万可战之兵。

  敌人数倍于己,朱秀是怎么做到接连攻关破城的?

  在座的不论文武都是知兵之臣,看过报捷书后,相互低声议论一番,只要稍稍熟悉滁州和清流关地势,就知道朱秀这一连串的奇袭计划有多么精妙和有效。

  李重进酸溜溜地道:“这小子率一万兵马就轻取滁州,皇甫晖、姚凤两个家伙还真是没用,接连上了朱小子的奸计!

  咱们几万兵马十几万民夫,围着寿春城打了几个月,愣是没把这颗钉子拔下来。”

  李谷捻须感慨道:“朱秀不愧是王佐之才,假以时日,必是我朝股肱柱石!”

  李谷虽然被免除了行营前军统帅职务,做了个有名无实的副帅,但他心里一点不后悔。

  正阳撤兵在他看来,实在是无奈之举,也是必须要走的一步。

  他的任务是抢在唐军有所反应之前,在淮河之上顺利搭建浮桥,确保浮桥安全,为后续大部队到来做好准备。

  当时刘彦贞率领唐军来救寿春,周军兵力不占优,援军也未赶到,只有退兵回淮河北岸一条路可以选。

  柴荣用李重进换掉他行营统帅的职务,更多是出于稳定军心的目的,而不是真的要处罚他。

  毕竟淮南战事是柴荣一手筹划,出兵前就明确目标,不夺下淮南十四州绝不罢休。

  如果一开始进军稍微遇上挫折就退兵,让将士们作何想法?

  所以,李谷只是运气有些不好,而不是他的能力或者决策出现失误。

  柴荣对此事看似气愤,但更多是显示姿态,借此告诉大周将士和官员们,此次征伐淮南,皇帝和朝廷意志坚定无可动摇,所有人必须上下一心。

  不管是谁,敢拖后腿,就要倒霉。

  柴荣抵达寿州后,每逢重大军事决议,都会跟李谷商量,征求他的意见。

  也就说明,在柴荣心目中,对李谷的宠信和重视其实分毫未减。

  赵匡胤最后一个看完报捷书,捏在手里舍不得松手,心里突然有种怅然若失之感。

  和朱秀主导的滁州大捷一比,他的涡口大捷似乎逊色不少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