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0490章 权力架构的雏形_红楼之纵横四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是履行公务人员,进行监督监察。

  自治会的建立,标志着北海地区权力中心的出现和权力中心架构的初步建成。

  自治会做出了几项重要的决定。

  其中最重要的,有这么几条。

  一是自治军组建常设军队,正式确定编制。除了原来的府兵团士兵全部在编之外,平远城当地的卫家、白鞑靼人的塔克儿部落,西美尔部落的家兵,正式取消,其中部分兵丁,编入自治军中。

  二是由杨林主持,开始登记人口,丈量土地、测量道路等。

  三是禁止私自圈占土地、草场、山林、水面、湖面、湖心岛等。如果需要,必须到自治会申请,经过丈量,划界,登记后,才能使用。

  四是外来人口,必须到自治会登记后,由自治会分配相应的土地、山林和宅基地。

  五是禁止民间个人之间,家族之间,部族之间,部落之间私自械斗,若有纠纷,需要经自治会调解和裁决。

  六是筹款建立学堂,学堂建成后,平远城子弟,无论男女,只要到了七岁,就必须进入学堂读书。

  其实,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但是,目前也就只能先抓这些主要事务了。

  会议结束后,众人散去,剩下冯紫英和杨林、丛秀才,来到了湖边。

  “人这一辈子,可真是奇妙,年轻的时候,为了科举仕途,苦苦钻营,总想求得一官半职。没想到,结识了怀远,竟然走上了另外一条路。”

  方秀才望着无边的费加尔湖,心中有万千感慨。

  “丛先生先是在卜奎推行流人扫盲,继而在卜奎办学,如今又在北海办学,正是功德无量。这才是真正的为圣人立言、立德、立行。比起那些一心只求功名,钻进故纸堆里寻章摘句的书虫,意境要深远的多了。”

  杨林对于丛秀才的赞扬,其实一点儿也不过分。

  “是啊,这才是圣人之风。我从卜奎走时,已经给家人去信,叫他们也到这里来。正如怀远所说,这里是一张白纸,我们就是画那最新最美图画之人。这就是为万世开太平吧?”

  “如今的自治会,其实就是个衙门了,将来逐渐完善,大有可为啊。冯幕僚长,珉长官到底是很有远见啊。此次从法兰西回来,必将有更大的胸怀,能够参与这样一场盛世,我杨某此生无憾了。”

  杨林的话,叫冯紫英心中不禁一动。

  杨林是个聪明人,从自治会这个举动上,就看出了许多名堂。

  现在,他应该已经明白了珉长官的建国意图,只是自己没说,他也不好意思直接点明而已。

  “这次会议,可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从此以后,我们就要在这里当家作主了。”

  杨林说起来,露出自豪的神色。

  “不过,更多的还是责任啊。这些人,从此就把命运交给我们了,我们有责任给他们带来平安富足和前途。”

  冯紫英感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

  “还是冯幕僚长这一仗打得好啊,这一仗若是输了,我们就很难在此立足,如今想来,我还有些后怕呢。”

  “这就要感谢哥萨克。不过,他们来的似乎似乎早了点儿。按照珉长官原来的计划,是要在他回来的时候,再开这个会议,如今竟然提前开了。这倒是有些意外。”

  “冯幕僚长,我看这个会,开的倒是很及时,世事变化,顺其自然,审时度势,当机立断。既然早晚有这一步,早些晚些,倒也没什么分别。即便是珉长官回来了,也会乐见其成。”

  杨林搜啊是很想得开。

  “是啊,珉长官走了这么久,倒是真的希望他早些回来呢。”

  冯紫英说着,沿着湖边向前走去。弯腰捡起一片薄石,向湖里扔去,带起一串水漂,激起阵阵涟漪。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