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216章 传胪截杀(四)_红楼之纵横四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乎一气呵成。

  成绩出来了,九中!

  隔了四个人,马尚德出场,也是九中。

  比赛进行到最后,竟然有十六个人九中。这在历年的武举中,还是第一次。

  虽然都是九中,但是,这里面还是有差别的。有的是正中靶心,有的稍微偏离,这也是判定成绩的一个因素。

  所以,九中里面,也还是可以分出上下的。

  骑射考完了,就是外场的第二场了,考步射、拉弓、舞大刀和举石磳子。

  贾珉一一考完,对自己的成绩还比较满意。

  然后就进入了最后一个环节:内场的文试。

  文试就在太和殿内举行了。仍然是两篇兵书默写,两篇策。论改为一篇,但是,要求跟以前的考试不一样。

  以前的论,是八百字以内。这一篇论,要求是一千五百字以上。

  字数的增加,不仅仅是篇幅加长,用时增加那么简单。这意味着论述的深度和广度都要增加了。

  贾珉把所有题目看了一遍以后,在心里大致分配了一下时间,于是开始答题。

  第一篇是默写《司马法?天子之义》。

  “天子之义必纯,取法天地而观于先圣。士庶之义,必奉于父母而正于君长。故虽有明君,士不先教也,不可用也。……。”

  第二篇默写,是《尉缭子》中的一篇。

  默写完毕,检查一遍,看看没有什么讹误,就答两篇论题。分别是出于《论语》和《孟子》的两篇。

  贾珉也很快就答完了。

  这两轮题目,答案都是固定的。考生们能够走到这一步,剩下的都是精英了。这样的题,几乎难不住他们。所以,最后的成绩,也基本上拉不开差距。

  唯一能拉开差距的,就是最后这道论题了。

  论题的题目,是关于苗疆土司作乱的。要求分析苗疆土司的作乱原因,提出平乱之策。

  苗疆土司作乱之事,在历史上由来已久,不仅仅是本朝独有的现象。从明朝开始,朝廷就开始对土司制度进行改革。

  除了武力平乱之外,取消土司的世袭权力,设立府、州、县,改派具有固定任期的朝廷官员进行治理,这样的做法,一直持续到了本朝。

  土司作乱的原因,本质上不过是一个“利”字。对内的表现,一个是对属地的统治和对属民的盘剥权力之争,另一个就是土司继承权的争夺。

  对外,则是土司的扩张,争夺更多的利益。

  土司作乱的直接后果,就是四大弊端:一是对内残暴统治属民。二是对朝廷叛服无常。三是骚扰与其接壤的其他地区。四是土司和土司之间不断地发生战争。

  平叛的策略,则是恩威并用。计擒为上策,兵剿为下策。令其投献为上策,敕令投献为下策。

  具体的步骤,则是根据土司本人的情况不同,采取不同的措施。自动交印者,酌情加以赏赐。或者授予世职,或者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