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一十二章 秋季赋税(三更!求订阅!!)_三国我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女子,八成就会送妓院去了。

  因为没谁会主动愿意去当妓女。

  而光靠罪人后代女子来填充,数量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田丰行了一揖:“主公的想法,有些我赞成。”

  “有些我不太赞成。”

  “不过,如今天下大乱。”

  “各地流民失所。”

  “光凭一个摇篮书院,也不可能安置的下!”

  赵风暗自一叹:“那这样吧。”

  “成立一个卖艺不卖身的‘青楼’。”

  “这里可以挑选一些未及笄的少女进去学习歌舞。”

  “至于‘女闾’,自然是既卖身,又卖艺的。”

  “暂时还是用罪民之女吧!”

  接着又说了一些赵风对于‘青楼’和‘女闾’的相关规定。

  田丰思索了一下:“这样也行。”

  “不过人手方面,肯定会不足。”

  “只能先从并州开设起。”

  “等人手稍微充足一些,在往周边郡地开去。”

  “只是这样的话,速度就太慢了。”

  赵风沉吟了一下:“慢点,就慢点吧。”

  “按照现在的形势,开设出去,也不一定能保住。”

  “等局势稍微稳定一点,在开设也不迟。”

  “毕竟‘青楼’和‘女闾’,都属于明面上的东西。”

  田丰点了点头:“主公同意就行。”

  “我去处理政务了。”

  看到赵风点头同意,田丰转身就退出了议事厅。

  五日后。

  田丰笑着走进议事厅,对赵风行了一揖:“启禀主公!”

  “各地赋税,都已经统计完毕。”

  “如今大都在运往晋阳的途中。”

  说完,从怀里拿出了一份文书,双手呈上。

  熊大立马走到田丰身边,接过文书,然后转交给了赵风。

  赵风打开文书仔细看了一遍。

  常山郡这次征缴的赋税是栗米一百二十余万石。

  太原郡征缴的赋税只有八十三万余石。

  常山郡虽然略有增多,但这也是属于正常波动范围,才不到百分之五而已。

  而且,这次是栗米,上次是小麦。

  太原郡依然在减产。

  如果算上预期增产的可能,与剔除孟县和狼孟增产的一万来石粮食。

  那么就相当于太原郡减产了百分之十。

  粮食赋税征缴上来,今天大半赋税都已经征收完毕了。

  最多就是在腊月的时候,各地在上缴今年一年的商业赋税。

  不过那只能算是小头。

  而且加上,今年各地物价,被董卓更铸小钱来破坏了。

  最后能有多少赋税,还真不好说。

  如果在董卓擅行废立以前。

  这些赋税,是需要送往洛阳,然后在由洛阳拨付下来。

  拿掉其中的大头。

  所以,以前即便是丰年,全国各地,也养不了太多士兵的。

  就以赵风自己为例。

  一年赋税在四百五十万石粮食左右。

  朝廷最多返回三成,也就是一百三十五万石粮食。

  这一百三十五万石粮食,扣除所有官员的品轶,全部用来养兵,也就养四万士兵的样子。

  但这四万士兵,每一个县城都要放五百到一千人,两个治所还需要驻守四千人。

  太原郡一十五个县城,常山郡一十二个县城。

  晋阳和元氏需要驻兵八千,其余各县县兵,以平均八百人来计算,共计驻兵两万余人。

  等于赵风能拿出进攻的部曲,就只有一万两千余人了。

  当然,兵器、衣甲之类的东西,都是由朝廷拨付。

  这就不需要自己花钱了。

  但这是按朝廷满额拨付,与全部赋税用来养兵,计算的。

  实际上,根本行不通。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