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十七章 风波不宁_她本窈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此?我不信!

  陛下并非昏庸,怎能不识奸佞?”

  “陛下年迈,东宫太子已掌政多时。”

  太子?唐婴宁陡然想起杨晧,心中忽地燃起一丝希望来。

  杨晧是那么单纯善良的人,若是他知道了,一定不会放过那些从中掣肘的人。

  “太子殿下…可长公主说过,太子殿下一定会处理好这件事。”

  莲华冷冷一笑,往日平顺温和的脸上多了三分凌厉:

  “大理寺查封观音庙的红顶文书上,加盖的正是东宫玺印。

  太子殿下身为储君,又怎会为了一群命如草芥的平民,使得朝堂动乱?”

  这一句话,宛如晴天霹雳一般直击她的后背。

  方才在观音庙外看见的那一幕幕在眼前重现。那些被衙役们生生拖拽出来的病患们,如同屠宰司被捆住手脚的那些白花花的牲畜们,毫无尊严可言。

  时至今时今日,唐婴宁才明白前世里,这场瘟疫为何肆虐了足足三年才见好转。

  难道真的是太医不才,无人可堪大用吗?

  仅凭她作为初涉瘟疫的医术,如此轻易就写出了“千古名方”。不是因为她天纵奇才,而是因为这京华上下千位医者,竟无一人敢站出来说话。

  她缓缓站起身来,双眼望着外面远处的鼓楼街,双目痴痴,口中无声呓语。

  莲华似是回过神来,终于想起自己今日邀她前来的意图,淡然开口道:

  “小贵人是出身名门之人,可高风亮节却全然不似寻常权贵,实在令莲华敬佩。

  今日所言也只不过是随便闲谈,请你切莫当真。

  或许齐王殿下有意瞒着你,也只不过是为了保全小贵人。”

  这话听起来虽没什么问题,可三言两语之间,却分明将祸始俑者彻底抛向了东宫,更是抛向了忠心拥立东宫的齐王。

  可唐婴宁不及他城府之深,又是受到了重大打击之后,显然没有功夫思忖他其中的深意,反而心中一惊:

  “你说这件事,齐王也知情?”

  莲华默默不语,全作回应。

  他工于心计,知道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道理。

  见他默认,唐婴宁眼中忽地涌起一片潮意,不等作别便抽身离去。@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莲华自是知道她去做什么,也并未阻拦。

  只是在她离去多时之后,才伸指捻起一块通透杏花凉糕,怅然道:

  “我做了一下午,你怎么一口都不尝呢。”

  曾经给唐婴宁出谜题的那位貌美侍女从屏风后缓步走出,在他身后站定,细语问道:

  “是否要给忠肃侯送信?”

  莲华将一粒杏花凉糕放进口中细细咀嚼了,这才慢慢开口:

  “去,告诉他唐婴宁已经生了疑心,接下来就靠他了。”

  她一路心神不宁地回了长公主府,问了欢伯杨晧可曾来过。谁知欢伯却拿出两本书来递给她,说是杨晧下午回来了一趟,却没见到她的人,便将这两本书留下了。

  唐婴宁接过那两本书,向欢伯道了谢便回到了自己住的院子里。

  香蚁和绿蚁早早便为她备下了可口的晚膳,可她却没心思吃,全赏了她们,自己则走进了寝卧关上了门。

  外面的天色一点点黑了,还是不见杨晧来找她。

  她想着,或许杨晧今天不会来了。

  唐婴宁心中有些苦涩,倚靠在床前打开了杨晧留给她的书。

  刚一打开,里面一张小小的纸条就从书里掉了出来。

  唐婴宁以为是杨晧带给她的话,打开一看却瞧见一张细狼毫画着两个小人儿一同泛舟湖上的场景,歪歪斜斜写着“婴婴安好”两个字。

  他画的拙劣,字迹更是不好看。若不是唐婴宁亲启,旁人怕是也看不出这画中的故事。

  明明只是一副简单的字画,可她心里那处不易寻找的柔软还是被轻轻击中。

  可越是这样,心里越是源源不断地传来一阵又一阵的钝痛。

  她不相信杨晧是故意将观音庙发生的事情瞒着她,也不相信杨晧会是那些人的帮凶。那个能立于日光下的少年,绝不会是那般龌龊苟且。

  这时候,门外忽地传来一阵敲门声,紧接着是绿蚁的声音:

  “唐大小姐,齐王殿下来看您了。”

  插入书签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