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20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_重回80当大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美国股市、蒸发了相当于美国当年gdp30的钱。

  通用电气、西屋电气、波音、可口可乐、贝尔电话、运通(办百夫长黑金卡的那个信用卡公司),都是那一波里股价腰斩的典型。

  本来当时就处在颓势中的王安电脑更是惨,腰斩了之后再腰斩,两周之内80市值没了,场面极其残忍。

  王氏家族持有的那部分公司主要股权,在86年市值一度达到40亿美元,股灾后只剩不到10亿美元市值了。(当然历史上到88年交盘给爱德华米勒的时候,已经连3亿美元都不到了,后面还会继续惨继续跌)

  股灾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美元贬值后为期两年的外国资本对美元资产买买买的过热,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历史上85年底开始出现的垃圾债、杠杆恶意收购等操作,在股市上开始泛滥。

  众所周知后来被罚款11亿美元、坐牢10年的垃圾债杠杆收购之王米尔肯,就是85年底左右开始发明出垃圾债杠杆的。

  当然这一世,米尔肯如今也已经开始动手了,但他并不会再收获首次发明

  “通过恶意收购科技公司然后砍掉研发部自废长期武功换取短期一两年内财务报表好看炒高股价然后等产品换代时技术不足隐患暴露之前就抛盘跑路”

  这一毒招的名声,而载入史册了。

  他只能收获对上述毒招的一半发明名誉权。

  也就是说,“通过垃圾债杠杆、扮演门口的野蛮人恶意收购”这个要素,还是他发明的。

  但是“收购科技公司后砍掉研发部做漂亮财务报表”这半点,已经被顾骜指使的黑石基金彼得森、施瓦茨曼发明出来了,轮不到股灾祸首米尔肯再来专美于前。

  无非顾骜是“善意收购”,而且是靠自有资金善意收购,没有用垃圾债杠杆。

  (顾骜的“善意”是不容置疑的,因为在界定一个收购方是否善意还是恶意时,一个重要考量指标是收购方“是否企图绕过公司现有高管层”。

  而顾骜并没有绕过当时的德州仪器高管层,他和彼得森,跟德仪当时的ceo约翰夏柏是经营观点一致的,只是跟常务副总裁张仲谋意见相左。所以德州仪器砍掉半导体研发部,是约翰夏柏自己的决策,顾骜和彼得森只是“附议”,放大了约翰夏柏的话语权,所以他们真是太无辜了。)

  原因细节就不再多分析了,一言以蔽之,85年四季度开始的美股牛市投机+刚被业内看明白的牺牲科技公司长期竞争力做漂亮短期报表这两招一结合,就是会在两年的发酵后,在98年四季度酿成巨大股灾。

  即使略有蝴蝶效应,股灾提前或者退后几个月,也无所谓。

  因为到时候,很多科技股会因为这一波不信任,而普遍大跌。

  历史上,王安电脑的股价彻底崩盘,也是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