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18章 外行人都被绕晕了_重回80当大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了一道滚雪球的额外优势,这属于附加题。

  英特尔眼下都是自己生产的,不找人代工。

  后世跟英特尔分庭抗礼、勉强维持的ad,现在还没跟英特尔闹翻呢,压根没有自建品牌——

  虽然ad这家公司1969年就成立了,但是在其成立后的前18年,也就是到到1987年为止,ad都是以英特尔的设计外包方姿态存在的。

  历史上,ad要在87年2月得到索尼公司的os芯片设计/代工订单后,腰杆子突然挺起来了,觉得自己没必要仰英特尔鼻息存活,然后立刻抖了起来,当年4月份就跟英特尔清算了陈年旧怨、霸王条款,开始打官司,最终ad花了四五年诉讼周期,才在91年正式胜诉。

  而ad的首款完全独立研发、设计的cpu,a386,也是到91年3月才投产的。

  同样的,因为原本的历史上没有顾骜这个蝴蝶效应,张仲谋的台积电创业也比较晚,人家87年才开局、筹钱速度也更慢,到了90年才形成产能,然后接小单子刷点江湖声望后,就赶上了91年的ad“有设计有研发,但是缺代工”,然后台积电和ad一拍即合,双双逃过了“早期缺乏推动飞轮的第一周期外力”而夭折的命运。

  但是现在,顾骜这个蝴蝶因素,把张仲谋和香积电推快了三四年,ad那边却没跟上,所以这张原本历史上让张仲谋早期产能成功吃饱的王牌,就打不出来了。

  ad指望不上,英伟达(就是做显卡的哪个nvidia)就更指望不上了,80年代末英伟达还不知道在哪个角落呢。

  按照历史,英伟达要93年才成立,而且就是看了ad+台积电模式的成功可能性后,才跟风成立的,只不过人家针对的是“显卡设计+寻找代工外包”这个细分领域。

  ……

  没有ad,没有英伟达,以张仲谋这个并未开挂的眼光,能想到的选项也就很有限了,几乎是稍微动动脑子就呼之欲出。

  他对大股东的担忧,是这样解释的

  “我的规划是,争取到88年的时候,拿到苹果公司下一代麦金塔电脑的cpu代工市场,如果乔布斯能够在目前这代的基础上,把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扩大。

  我觉得,以个人电脑的整体行业价格下降曲线,到88年之后,全球买下一代麦金塔电脑的人数,应该可以填补上我们生产摩托罗拉系cpu的富余产能——只要乔布斯能够做到每年卖出300万台麦金塔次代电脑。

  我知道,根据前段时间您的布局,您更希望的是未来跟王安电脑合作。可是,王安电脑做的是文字处理机,本来就是比较廉价的功能机型,不需要太好的cpu。就算我们说服王安改用摩托罗拉的68000,或者是其他非英特尔系的产品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