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2章 贵州护国起义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山在日本倡导革命,加入中国同盟会。他积极参与发动护国运动,也因护国运动而声名远播。一九二零年,追随孙中山回广东恢复军政.府,在广州任大总统府参议兼军政.府交通部长。

  一九二四年,王伯群在上海创办大夏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王伯群逐渐淡出政坛,转向“教育救国”。

  一九二八年,蔡元培因事繁任重辞交通大学校长职务,推荐王伯群兼任交通大学(即现今的西安、上海、北京、西南、新竹等五所交通大学的前身)校长职务,王伯群成为继叶恭绰之后管辖交通部兼掌交通大学的校长。

  这一年秋,王伯群倡导恢复吴淞商船学校,一九二九年九月一日,吴淞商船学校正式复校,定名为“交通部吴淞商船专科学校”,王伯群为学校题写校训,并兼任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今上海海事大学)首任校长。

  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上海“八一三”事变后,日军来犯,大夏大学内迁贵州,抗战期间,王伯群带领大夏大学三次迁校。一九四四年冬,王伯群在领导迁校过程中积劳成疾。一九四四年十二月二十日,病逝于重庆陆军医院,终年六十岁。著有《交通事业改革方案》《电政设施三年计划》《航政建设纲要》《伯群文集》等著作。

  云、贵在地形上具有其密切的关系,如果贵州不响应护国讨袁而落入袁系手中,云南的独立便受到严重的威胁。

  当云南起义时,蔡锷和唐继尧都曾电请贵州护军使刘显世参加护国行动。刘显世对袁本是离心离德的,因为袁的新地方官制中,各省都设有将军,就只是在贵州和福建两省设护军使,在他们看来,这是对他们的排斥。

  可是,刘显世是个持重而保守的人,他不敢立即参加讨袁的行动。

  贵州军政各界有不少主张讨袁护国的志土,在袁世凯筹备当皇帝时,贵阳私立达德学校接到筹安会送来的启事,便复电反对袁世凯当皇帝。列名的有校长聂正邦,教员黄齐生、凌云等二十四人,实为贵州讨袁的先声。

  这时,受云南影响。贵州一般情绪已经趋向讨袁了。

  王伯群的兄弟王文华担任黔军的团长,他和另一位团长熊其勋都敦促刘显世参加护国军。贵州由于平素兵额很少,所以团长就是实力人物。

  王文华(1888-1921),字电轮,号果严,为王伯群之胞弟。光绪十四年(1888年)生于兴义市景家屯村,毕业于兴义笔山书院。一九零六年与窦简之等赴贵阳,考入贵州通省公立中学,后转入贵阳优级师范选科,精研史地。

  这是个对贵州护国起义做出特殊贡献之人。

  蔡锷在云南宣布独立,举起了讨袁护国大旗后,王文华积极响应。面对贵州当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