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4章 隆裕太后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却推荐袁世凯的拜把兄弟徐世昌当军机大臣。这一下,载沣被惹火,虽然他也答应让两人同时当军机大臣,但不无警告地提醒隆裕说,只有朝廷重大事件,太后才能出面商议,这些具体政务,不必烦劳大驾。

  载沣虽没明说,但隆裕心知肚明,是让她不要越位。经此一遭,本来就没什么实权的隆裕,从此就很少直接出面干涉载沣。对于幼帝只能尽母亲的责任,而对这个国家她已是有心无力。

  其实,说隆裕太后可怜,是有些可怜,可是跟真正受苦受难的的那么多天下女人比,她可怜吗?从小生在皇亲贵族之家,锦衣玉食,什么事都有下人伺候。从十几岁开始就贵为皇后,在这个王朝的最后一段时间里,成了这个国家权力最大的人。

  很多知内情的人,都说隆裕太后是个很好的人,或许,有些人为她鸣不平。似乎她当政的几年,没做过什么坏事,为她的前人慈禧等承担罪责不公平。其实,也不尽然。如果她没有那些前人,能继承大清江山吗?要继承不可能只继承好的方面,而不对坏的方面承担责任。所谓,风风雨雨都接受。其实,若论结局,在中国历代的亡国之君中,她的结局可能是最好的了。大可不必看三国掉眼泪,为古人伤悲。

  隆裕虽然一直困在深宫,见识不是很多,其实是个很精明的人。并非像很多人说那样,遇事什么主意都没有,就知道哭。其实,对于女人来说,在男人面前哭,有时候是最聪明的做法。女强人慈禧,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很多时候还萌可怜掉眼泪呢。隆裕太后只是没有慈禧那样的心机和手腕,不会像慈禧那样玩权术而已。

  当袁世凯嘟囔完上奏后,隆裕太后在不停的抹眼泪的同时,还是不忘问了袁世凯一句:“不是说好了,开国民什么会决定吗?这会还没开,就么就非让我们这孤儿寡母退位呢?”

  对此,袁世凯当然是有所准备,他讲了事先准备好了的几个方面的理由。

  其一,其实所谓开国民会议的动议,是我们这方提出来的。唐绍仪他们在下边做了很多工作,中间也托了不少人,包括外国使臣从中斡旋。对方只有伍廷芳和少数几个人勉强同意。他们所以同意,也是因为认定国民会议肯定作出共和的决定。因为二十个省,对方占十四个省,他们的人多。话说回来,就算真通过了君主立宪,也没有用。到时候伍廷芳会说他是越职行事,和唐绍仪一样辞去代表职务,他签署的协议也就成了废纸一张。

  其二、和谈的过程中,两方力量的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此前,虽然我方没有把握胜他们,但还有一拼。而现在,我们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从人数上看,我们指望的北洋军也就十万人,而对方已经是四十多万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