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96章 医圣_三国演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冢旁建医圣祠,以供其建设多年的长沙郡百姓祭拜。至于张仲景老家南阳,等日后统一后,自有安排。

  辰河国一位总督去世,这是绝对的大事,遗体送往辰河城时,杨锡等在辰河城的重要人物皆去火车站迎接。

  另有一人,虽无官职,却也跟随,此人便是郭嘉。

  郭嘉为张仲景所救,听闻张仲景先死,大哭了两日,差点旧病复发。

  杨锡命国士陵园张仲景墓碑上刻上自己手书的墓志铭。

  “仲景为医中之圣,功在万世!”

  其下,则是密密麻麻的功勋碑。

  仅一部《伤寒杂病论》的杰出贡献,也足以使张仲景成为令人景仰的世界医学伟人。

  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本来伤寒杂病论应该失传,后人根据此书,整理了许多医学巨著便流传了下来,但杨锡来了,一切将不再如此。杨锡将前几年张仲景的成书,直接印刷三十万册,发行天下,如此一来,哪里还能失传。

  张仲景为人谦虚谨慎,提倡终身坚持学习,以一己之力,奠定中医学基础。

  便是人们常吃的饺子,也是张仲景发明。当时饺子是药用,张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药材用来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冻疮,称作“月牙馄饨”,后人发展,便成为了饺子。

  杨锡尊张仲景为医圣,无人有任何疑义,报纸皆大肆报道。

  其实张仲景不仅医学巨著无双,医德也是传遍天下,自其医圣祠建成之后,每日祭拜之人络绎不绝,比霸王祠更甚。

  古今能称圣者,没有几人,“圣”繁体为“聖”,上左有“耳”以表闻道,通达天地之正理,上右有“口”表以宣扬道理,教化大众,下边的“王”代表统率万物为王之徳,德行遍处施行。

  杨锡觉得张仲景当得起“知行完备、至善之人”八个字,便是自己不主动尊其为圣,后人亦会传之。

  给张仲景送行完毕,杨锡命诸人退去,国士陵园中,只留下杨锡与郭嘉二人。

  杨锡有些意外。

  “奉孝却为何不走?”

  郭嘉行礼。

  “嘉不敢忘医圣之恩,愿为医圣守墓三日。”

  古之守墓,却是大礼,子侄后辈可守孝,臣属奴仆方守墓。

  “那我陪你,也好有个人与你说说话。”

  “元首不必如此,医圣虽功德无量,却还当不起元首守墓!嘉未报活命之恩,是以如此!”郭嘉还在抱拳躬身。

  杨锡这才扶了,两人在皆看着墓碑上张仲景头像,开始沉默不语,杨锡没说走,也没说不走。

  郭嘉道:“元首是还有话想说?”

  郭嘉何等聪明。

  杨锡道:“有,不过不是对他,对他,我已然无能为力。我有话要对你说。”

  “元首请明言!”

  “奉孝乃建宁三年生(170年)?”

  “回元首,正是,与元首同年出生,年四十九。”

  杨锡叹口气道:“是啊,都四十九了,时光果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郭嘉道:“嘉苟且四十九年,元首却掌控天下亿万生灵生死,何来叹气?”

  杨锡道:“我叹气者,尚有北方一千八百万百姓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若有朝一日,我挥军北上,必生灵涂炭,我所不忍也。”

  郭嘉心头一震,难道杨锡欲北伐统一中原?

  “你别急,你那位魏王,若能老实呆着,我必不动他。我所要跟你说的,乃另一事。”

  “元首请说。”

  “我欲请你出山,随军征伐外番!”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