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8章 秭归落幕_三国演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河商会要养几十万兵马容易,我蜀中,若要养十万闲军,却力有未逮。如此,百姓必不堪重负。”

  在场之人皆知这道理,刘备无奈,只得下令暂时调回秭归兵马,如此,杨锡便复得秭归县,寇封造成的战略影响,终于弥补回来。

  夷陵,寇封被押解回来后,便一直被关着,且伤口处理得很好。

  越是如此,寇封越是害怕,其从狱卒那里获悉,再有三日,便将进行审判。

  寇封很后悔,但这世界没有后悔药。

  六月初七,辰河区军事法庭就秭归县兵变案件进行审理,整个审判过程,由一位审判长和六位陪审团成员组成。

  六位陪审团成员中,有一人正是杨锡之女杨念。

  杨念自从出狱之后,终于变得成熟,考入了辰河大学法学院。

  三年后毕业,杨念进入军事法庭,如今也在法学界小有名气。

  毫无意外,寇封作为秭归叛军首领,被军事法庭判处绞刑,这是辰河区最严重的刑罚。

  建安十六年六月,正夏,由杨锡发动的大战,至寇封被宣布极刑那日便正式结束。

  大战结束了,天下格局大变,交州、中南州归于辰河商会,南郡也被辰河商会实际控制。

  曹操屯兵南阳郡新野、樊城,抗拒杨锡北上,刘备修筑上庸城,屯兵东抗杨锡,益州南北两方相安无事。

  大战结束,但各诸侯并未停止活动,刘备调兵秭归县后,孙权以周瑜为都督,同时调兵往西南,准备收服永昌郡的雍闿、孟获、

  周瑜进军至永昌,八万大军压境,雍闿大败,被周瑜赶往南方。

  时益州郡大族魏之煦因投奔了雍闿,两人联合,加上孟获,竟然也非周瑜敌手,于是三人整合残兵万余,继续往南,退至乌戈国。

  乌戈国国主兀突骨拥兵三万,皆藤甲兵,于是两方联合,欲继续抵挡周瑜。

  周瑜得了永昌,便请鲁肃总督粮草,教化蛮民,安抚各族,又兵分二路,以黄盖为左、自领大军居右,八万军马浩浩荡荡,沿横断山脉南击。

  野人山于横断山脉中间狭长地带,其中毒虫猛兽多不胜数,蛮人长期居于其中,湿热瘴气皆能适应。周瑜军马多为岭南交州之人,益州本地人只占了三成,且皆不习山林作战,遂不敢深入。

  周瑜不敢入山,孟获等人又不出战,双方僵持。周瑜命人于野人山外,依山傍水修筑栅寨,防止蛮兵骚扰,又请鲁肃等人学着辰河商会之法,进行教化,效果令周瑜也满意。

  却说雍闿等人逃入野人山,每日以渔猎为生,乌戈国国主兀突骨与蛮王孟获本就习惯了在山林生存,倒也自在。

  于是局势就这么僵持下来,益州又相安无事。

  但益州看似稳定,其实却人心惶惶。

  刘备集团整日里如履薄冰,生怕杨锡将公路修至蜀中,那时候便能长驱直入。

  有了大量的水泥浇筑混凝土和钢铁,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已然不是这个时代之人可以想象。

  杨锡就亲手征服了两座相邻山崖。两座山崖之间,相隔百米,下面峡谷称为一线天,要从这边至对面,若是按常理,必须要绕道下崖,再过对面,如此要行走三四个小时。

  当杨锡在峡谷中竖起三座百米混泥土钢筋桥墩,再将陆地桥浇筑其上,这从来不能征服的险地,就此成为坦途。

  秭归从新夺回之后,杨锡并未停留,而是将修筑公路之事,全部交由吕蒙,自己则回至辰河城,准备另一件事。

  此时,辰河郡总督李珪,被杨锡请到了办公室,二人正在商量着什么。

  原来,杨锡正准备建立一座城堡,这城堡,将是以后辰河区建国的政治中心,也就是元首府第。

  城堡自然是要建立在辰河郡的,杨锡、李珪商议的,便是这城堡的具体位置。

  到底是武昌城,还是鄂县范围。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