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章 磨刀不误砍柴工_三国演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黄家家主黄平,听到旺叔的描述,倒是没有大惊小怪。

  “我说怎么可能一个小小农人,会有此等本事,却原来有人在身后支持。十有八九是胡家扶持的代理人了,不过就算是胡家,也不能杀我黄家人,哪怕是奴隶也不行。我们也不直接与胡家翻脸,只是胡侃的有些工作,怕是不能让其顺利。”

  胡家和黄家,在鄂县这块土地上,算是合作又竞争,暗地里斗了几十年,也不在乎这点时间。

  但当那两百钱一刀的辰河纸,传到黄家时,黄平真是坐不住了。

  单单是酒的话,销量不大,算是奢侈品,这个他不担心胡家做大。但这辰河纸如果能推出去,达到江夏,那将是财源滚滚啊,就算是真正的江夏黄氏主家那边,肯定都不会无动于衷。

  于是,黄家和胡家的斗争,变得更加激烈起来。但胡家却莫名其妙。

  汉时大县置县令1人,千石,小县置县长,三百石,工资算是很低了。侯国的相,其官阶如县令或县长,皆掌治其民,劝善惩恶,理讼狱,禁盗贼。

  秋冬各计其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盗贼多少,然后向所属的郡国汇报。在县令、县长之下,置县丞1人;县尉,大县2人,小县1人,鄂县只能算小县,县尉却是姓黄,掌握鄂县县兵不到二百人,但也算很厉害的了。

  县丞主文书,典管仓狱,胡侃却是胡家人,县尉主兵士盗贼,叫黄清,黄家人,这两家各有千秋。

  主簿、功曹、狱掾,县三老,则是各有名额,实力相差不会太大。

  一个小小县,城中人口不到万,也就五六千,关系错综复杂,却全是大家族人掌控,因为这时候的官,都是推荐,或者购买的。

  卖官在古代并不算是什么新鲜事,可作为一国之君,整天声色犬马,吃喝玩乐,将国库挥霍一空,却不例行节俭以渡难关,而是另辟蹊径,把官职当做商品一样,明码标价,公开出售,还像买卖东西一样的讨价还价,这样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就算是空前绝后的了,这些便是东汉灵帝刘宏的“杰作”。

  此时有大部分官,都是世家购买的,鄂县这样一个小县,世家两家,还不是他们有钱,分配官位。

  灵帝他把本就疲敝的国库吃光造净后,开始公开出售官职,先是“卖关内侯,假金印紫绶,传世,入钱五百万”(《后汉书》)。

  尝到甜头后,又别出心裁地设置了一个买卖官吏的交易所。

  “开西邸卖官,入钱各有差”(《通鉴》),以官的大小和任职地的好坏确定官价的高低(单就卖官来讲,也是一种公平,毕竟油水不同),甚至于三公九卿等要职,也一律明码标价,公开出售,“私令左右卖公卿,公千万,卿五百万”(《后汉书》)。

  当时的州牧是两千石的俸禄,汉时全国分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