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六章 轻徭薄役为哪般_127_王朝伪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知错。”方明德听出我责备他的意思,稍稍又给了我一点面子,“皇上,我朝圣学治国,士农工商各安本分。这商贾嘛,生性狡诈,最贪蝇头小利,与我圣学最是相背,所以是最末一层的。太祖朝时,太祖皇帝深知商贾贪利害民,故颁下谕旨,明令商者三代不得入仕为官,后来历代先帝也明有禁令,使生民不敢自甘堕落,惟利是图。这是其一;其二,我朝为行抑商之策,历来对行商竖贾征收重税,以限其暴利,商贾们无利可图,自是冷于此道。除非家中无根无基,是不敢铤而走险,走这商道的。”

  原来是陈友谅绝了商路,这个陈友谅本身就是个打鱼出身的,估计什么圣学不圣学的倒是个幌子,真实目的不过是想多从商人手里抢点利,好让自己手里多点钱花。这个幌子打的好,真正是道貌岸然,让那些只读圣贤书的呆子们大为受用,同时还让陈友谅得了个“礼教卫士”的好名声。然而他这样做,短期内是收上来不少钱,可时间一长就会让商业萎缩,国家税收大减,这不现在就已经显出这个恶果来了吗?不过陈友谅是我名义上的老祖宗,我还是不要明着说他的不是为好。

  “太祖爷自然是圣明的,他老人家令行禁商确实可绝了商贾的贪念。只不过士农工商是缺一不可的,若是因此绝了商贾,朕倒觉着有些可惜。”

  娘的,就这话,真算得上自己打自己的脸了,可我有什么办法?太祖太祖,那就是脑门子上压着的太大阻力,我要是硬把他的话给推翻了,这些个大臣不吃了我也得把我弄个半残。对他们还是以利诱之的好。

  大臣们听出了点意思,纷纷看向了我,目光中多是不满。别介,我不会和你们硬拼的。

  “皇上,对这些商贾必须严征重税,以抑其贪念。”康大和出班奏道。

  看来要想一时半会改变这些食古不化的大臣们的想法是不容易的,那只有慢慢来了:“这不过是些闲话,不说也罢。今年天旱,朕已经颁下圣旨,要减赋五成。不过即使今年减五成,百姓们的日子恐怕也是不好过的,因此嘛,朕想效法文景之治,轻徭薄役,藏富于民。”

  “皇上圣明,苍生之福!”没等我说完,群臣轰然拍起了马屁。

  呵,圣明?既然你们说我圣明,那下边我要说的事你们就没理由反对了:“圣明不圣明的不敢说,朕不过是想做点事,不让后世骂我是昏君罢了。文景之治,农税十五税一,三十税一。我朝如今也不必弄的这么可怜,就把这农税减免五成作为定制吧。”

  我话音刚落,下面的群臣就炸了锅了。这是我早就预料到的效果,这些大臣开口闭口勤政为民,其实哪一个不是为了坐稳高官,多得点钱财?我一下子就把农税减去一半,那就相当于整个税收少了三分之一。这样一下来,朝廷税收大减,相应的自然要削减官员俸禄,他们怎么肯干?

  “皇上,如此只怕不妥。轻徭薄役固然可使万民得富,可、可……”新任的吏部尚书曾楚卿出班说道,他“可”了半天,怎么也不好意思把诸如“百官便少了俸禄”这样的话说出口。

  “皇上,这赋税一时半会是减不得的,我朝不比文景之世,官员设置何止于其十倍。本来税赋用于俸银兵饷各项开销已经吃紧,若是仓促减赋,只怕朝里便转不动了。皇上还请圣裁。”方明德身为户部尚书,这些话是其本职所在,所以他没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

  好,方明德,我就是要让你们自己说出重税的真正原因,如此一来,就表明了你们的真实想法,只有将你们的切身利益与税收变化挂起钩来,你们才会直面重税少收的现实,并最终按照我的想法来改变税收政策。

  “方爱卿说的这些朕何尝不知道。可百官不容易,总是不愁吃喝,百姓不容易,可能就是倾家荡产,衣食无着。你们说,谁更不容易些?”

  “皇上圣明,百姓更不容易!”群臣又是轰然应答。

  我在心里憋住了笑。这些圣人弟子们,现在恐怕已经在节操理想与现实利益的怪圈里转不出来了。

  。VIP中文_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