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十三节 闪光_弄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朝气和干劲,面对如此严重的洪涝灾情,提前预警进行转移,没有死一个人,没有失踪一个人,这很难得啊。”

  “那位年轻的书记还提出面对洪灾带来的巨大损失,应对的最好办法就是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灾后恢复生产建设中去,以度最高效率将经济搞上去,我很赞同他的这个观点,也很欣赏他的漏*点,希望下一次我来安原可以看到一个崭新的宁陵。”

  直到文副总理的专机消失在空中,宁法才收回目光与应东流投射过来的目光碰撞了一下,“东流,看来文副总理对于我们安原省的抗洪救灾工作还是给予了一定肯定啊,我们一些地方取得成绩文副总理还是看在眼里的,样子也是相当满意。”

  “有些地方在这次抗洪救灾中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一些领导思想麻痹大意,工作作风虚浮,反应迟缓,宁书记,我觉得在抗洪救灾工作告一段落之后,这些取得成绩经验和出现的问题都应该加以调查总结,有功则奖,有过则罚。”应东流面无表情,语气清冷平静。

  宁法眉头不为人觉察的微微一动,随即展颜首肯:“这是必须的,在这次抢险救灾中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都必须要严肃查清,该问责要问责,该追究什么样责任就要追究责任,该奖励的也要奖励。但是我们安原洪水之后面临更严峻的问题是灾后恢复生产,这样巨大的损失我们只能也必须要通过发展经济才能把损失夺回来,东流,这方面你要恐怕多琢磨考虑一下。”

  经过这几个月的磨合,宁法和应东流都渐渐摸到了各自思维观点的主脉。

  宁法是邓公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坚定不移奉行者,认为目前一切都需要让位于发展经济这个大方向,认为发展经济和民众增收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搞上去了才谈得上民众增收,也是产业国退民进的支持者。

  应东流则对宁法的观点有一定异议,在他看来经济发展固然是主导,但是也不能偏废,诸如社会保障、环保、精神文明、法制建设等社会民生事业一样需要政府给予高度关注,也能够做到,认为党委政府精力过度向经济发展倾斜有失偏颇,而且也反对国退民进战略走得太远。

  但是宁法并不同意应东流的观点,他认为应东流出发点是好的,设想也是美好的,但是并不符合当前安原乃至整个中国实际情况,认为只有把经济发展起来政府才有能力搞好其他社会民生事业,党委政府不是不想搞好社会民生工程,而是手中欠缺足够的财力物力来干好这些事情,所以必须将精力放到集中发展经济上,当然应东流提出的意见也值得深思,有助于在工作中防止过右倾向。

  两个人的观点在省委常委会上已经有过几度交锋,虽然都是谦和有礼的翩翩风度下进行,但是骨子里谁都清楚,两人谁都没有说服谁,但是二人也都清楚两人同样是抱着一个目的,那就是把安原建设得更美好,只是在方式手段和步骤上的不一致,所以无论是宁法和应东流都还是保持着相对克制的态度,只是在一些具体事件上出现过一些争议,但这都是以一种相对平和的态度来达成了默契和妥协。

  政治本来就是妥协的艺术,这是宁法和应东流都认可的观点。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