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三十一章 范宇亮来电_大国制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展工作。

  《奥秘》是一家全国性月刊科普杂志,每个月1号准时发刊到全国各大报刊亭和邮电局,这就意味着下个月的稿件必须要在头个月的15号之前就必须准备完成,再留四五天的时间审核、校对、排版之后就要拿到印刷厂印刷了。

  凑巧的是,钟白那一次已经把那篇早就准备好的,有关于钕铁硼永磁体科普文章的材料拿给了范宇亮,让他找机会写一篇好文章出来。

  这两相巧合之下,范宇亮便大胆的答应了《奥秘》杂志社,在钟白离开京城之后,他也踏上了去春城的火车,到《奥秘》杂志社报道!

  去了之后,总编就告诉范宇亮要他尽快把这篇文章拿出来,因为配图也需要时间给那些大师们后续作画,时间不等人呐。

  但范宇亮当时只是看了钟白那份材料,还没来得及写正式的文章,加上总编的压力给得太大,他不得不在报道之后的五天时间内写出了一篇初稿交上去。

  结果总编一看之后就批了结论:挖掘得不够深,视角太浅,完全只从科学角度阐述了这种新型永磁体的特点,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稿件深度和广度。

  这个任务对于一个刚刚来实习不到一周的年轻实习编辑来说,委实太重了一点。

  范宇亮后面又花了一天一夜没有睡觉改出第二版,但依然被批得灰头土脸的——毕竟《奥秘》杂志从创刊以来,就是走精品路线,绝对不是那种当年流行的地摊文学,加上范宇亮又是省科协推荐来的,杂志社总编和管理层对他期望值都很高,没想到这篇文章改了一遍还没有达到要求,这下大家压力都大了起来。

  无奈之下,范宇亮辗转反侧,抠破头皮只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找这份材料的作者,也就是钟白求助。

  结果电话打到京城大学招待所,又联系不上钟白,幸好当时范宇亮记得对方和自己提了一嘴他是在学校徐光先教授的课题组里,这样又打了好几个电话给教务处之后,才知道了课题组去了白云鄂博矿区。

  因为不知道钟白到底住在哪个招待所,范宇亮索性就发挥了大海捞针的操作,打电话到当地邮电局,把每个招待所电话都问了,再一个一个打过去问有没有钟白同志这个人。

  白云鄂博矿区招待所本来就比一般的县城多,可怜我们的范宇亮同学愣是打了十多通电话,心里都有点发虚万一找不着钟白怎么办的时候,终于在工业局招待所联系上了对方,这下就一股脑儿的把写稿子碰到的麻烦告诉了钟白。

  说到最后,范宇亮的口气已经是苦苦哀求的节奏了:“钟哥,不是我不努力,但我毕竟还没有参加工作,也没有您在专业方面这么深刻的认识,这篇文章……您能不能指导我一二?总编说,必须要五天之内给他改出来,否则给领导留下了工作不力的印象,我这个年关不好过呀!”

  “指导不必了,既然你时间这么紧,我们俩又不在一个地方,那么……”钟白微微一笑,道:“这篇文章干脆我来写好了!写完了我再想办法传真给你,你直接拿去用,总编那边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啊?您……您亲自帮我写,这……?!”

  电话那头的范宇亮,惊讶得差点没把话筒给扔掉!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