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六十章 怎么谈得上一举三得?_大国制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进入下一步的高温浓硫酸焙烧水浸环节。”

  “而在目前普遍采用高温浓硫酸焙烧法处理稀土精矿的情况下,由于高温焙烧过程中产生大量含硫、氟、强酸性废气和放射性废渣,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不说,而且也很难回收,只能不断堆放,这一块给企业本身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因为这需要缴纳很高的环境污染治理费用……”

  徐光先滔滔不绝的介绍着目前这条生产线的弊端,若是放在对外宣传的时候,他是绝对不会这样讲的,周长青也不会,但今天这些学生都是自己挑中的优秀人才,是以后要挽救这家稀土冶金厂于狂澜之中的同志们,所以他也不介意把这些丑家底都给先亮出来。

  “那么,现在我来问问两个小组的组长,对于这个劣势,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意见?”讲完之后,徐光先就进入了问答环节,分别望向了一组组长颜玉田和二组组长钟白。

  他当然没有指望通过这种问答就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主要是想通过它来了解两人的思维模式——即碰到具体生产中的问题之后,如果你是厂里的技术骨干,你会如何给决策层建议?

  颜玉田和钟白两人对望一眼之后,还是前者先开了口,毕竟年龄稍长,而且一组也是在二组前面嘛。

  只见来自岭南远富稀土新材料公司的颜玉田稍一思考,便缓缓说出了自己看法:“我认为,在使用高温浓硫酸焙烧水浸工艺的前提下,想要对工艺本身再做什么精益求精的改进已经很难,这个技术已经在国内国外大规模运用了十多年了,大家都没能解决之前徐院士所说的那些弊端,所以,如果要从节约企业成本的角度来看的话,我个人的意见是,要多和当地ZF和相关部门做沟通。”

  “做沟通?怎么沟通?”还没等徐光先说话,旁边一直没有吭声的厂长周长青却皱着眉头,先开口发问了。

  “我们早上看到的内部资料显示,废渣这块的堆放,厂里都是采用就近的原则,在地方ZF安排好的区域进行有序堆放,收费标准当然也是按照既有的来。而这一块在白云鄂博矿区存在诸多相关企业的情况下,本身就没有什么商量余地。毕竟蒙内区对这一块管得也比较严。”颜玉田眼珠一转:“但是据我所知,毗邻的北河省边界处人烟稀少,也有大量适合堆放这些放射性废渣的场所条件,他们那边收费标准也应该较低。厂里不妨可以考虑考虑,在增加一定的运输成本和沟通成本的基础上,想办法把这些放射性废渣运送到那边堆放。”

  “这样一来,既给本地减轻了压力,也能给北河省边界的县市增加一定的堆放费用收入,企业的成本也降低了,可谓是一举三得。”说到最后,颜玉田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得意的表情。

  简单来说,目前的情况就是宁远稀土冶金厂在生产过程中的废料污染环境,要按照环保标准大量在本地堆放,企业吃不消这个费用,那么就把它转运到邻近的北河省,它们那边因为相关企业较少,所以环保费用低!

  这个点子虽然是他临时想出来的,但并不是凭空拍脑袋,而是有前例的,虽然不是同一个行业。

  在他所处的岭南省,经济发达,工业企业众多,而隔壁的赣省则差很多,所以岭南省有一些高污染企业也采用过上述的方法,将废料运送至赣省处理,最后大家皆大欢喜。

  这个答案,徐光先没有评论,而是望向了周长青。

  周长青皱着眉头正准备说点什么,却听到旁边的钟白冷不丁的来了一句。

  “这叫什么沟通?不就是把污染转移么?那不都是咱们华国的土地?而且放到北河省,他们没有相关密集企业存在,以后的降污处理会更难,成本更高,这分明就是一种祸水东引的做法,怎么谈得上一举三得?”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