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五十九章 前往白云鄂博矿区_大国制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徐光先心里也没有谱。

  不过,一旦在实习过程中发现了足够优秀的人才,那么徐光先绝对不会错过,一定会再以自己的院士身份去找领导,要求用行政命令实施借调,帮助宁远稀土冶金厂突破瓶颈,挽救这家企业!

  用这么大的力量挽救一家私企,也是徐光先不得已而为之。

  他一直呼吁要尽快结束华国在稀土产业上“资源换技术”的阶段,因为这样做我们太吃亏了!

  即使换到那些外汇,转手又被外国人给加码赚了回去不说,他们卖给我们的技术,也是落后了好几代的。

  想要真正振兴华国稀土行业,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在某个稀土领域突破最尖端的技术,造出最尖端的产品,撕开一个破口,让它成为亮点引起高层关注,从而改变稀土行业发展的路线。

  所以,徐光先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把目光放在了钕元素上,因为他隐隐觉得,这种第三代稀土元素中的标杆元素,一定大有可为!

  ……

  白云鄂博矿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是华国最大的铁-氟-稀土综合矿床,含有丰富的铁、萤石和稀土。

  这里拥有全华国约83%的稀土储量,是全国稀土开采业最发达的地方。

  除此之外,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还有石英、磷矿、铜矿、金矿,富钾板岩和石灰石矿等。

  虽然行政级别不过只有两个街道办事处,但从整体发展规模来看,这里几乎相当于天河省一个中等大小的地级市,至少比和源市看上去还要发展得更好一些。

  八十年代从京城到白云鄂博矿区的道路条件还算不错,虽然没有全程通高速,但至少在北方大平原的情况下,行车要远远比天河省那边好多了。

  这次的交通工具是一台日野大客车,在82年算是非常豪华的配置,坐在上面跨省行驶超过7个小时也不会觉得晕车。

  沿着104省道一直通过市区,再往外就看到了连绵不绝的矿山和大大小小的企业,如同繁星一般坐落在整个矿区。

  车辆抵达白云鄂博矿区已经是下午三点钟左右,比预计抵达时间稍晚,下车之后,大部分的同志们还是比较兴奋的张望着周围的一切。

  钟白也是其中一员,他当然知道白云鄂博矿区对于整个华国稀土产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占地面积约200亩的厂区,宽敞的大门左侧是一块和华北平原气息完全不搭的烫金字厂牌——“白云宁远稀土冶金厂”。

  厂长周长青穿着厚厚的大衣站在门口迎接培训班众人,被大风常刮而导致的粗糙脸庞显得很有特色,但一开口依旧是和徐光先院士差不多的江浙普通话口音。

  “光先,还有各位同志们,你们一路辛苦了!”

  徐光先赶紧过去和他握手,简单的做了一下介绍之后便带着大家一起,在厂里办公室主任的带领下先去招待所安顿下来。

  钟白一边走一边望向那一排间隔有序的大车间,那种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

  好久没有看到正儿八经的冶金车间了!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