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一十七章 说来听听_大国制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光这些常规节奏他当然是没有任何畏惧之色的,在脑中思考片刻,便组织语言回答道。

  “这套方案在部里引起多大的讨论,我作为一名下属省工业厅的干部并不清楚。不过我猜想,它终究绕不开另外一套来自MD的自动钻爆系统方案吧?请马司长放心,我既然找到孙伯伯提出了想和您面见的请求,就是希望您这位规划司的副司长能够听一听这个方案最原汁原味的版本,以及作为提出者的我,为何一直坚持要在和源市地下铝土矿山应用我这套方案来解决它们存在的问题。”

  这小子……有点不一般啊。

  面对钟白听似答非所问的回答,马应生不禁在心中暗暗高看了钟白一眼。

  他没有正面回答自己的问题,但却强调他在单体液压支护顶板法方案上的坚持,光这一点,不要说从下面来的年轻干部了,就算工业部里现有的优秀年轻干部里,也没有几个敢这么和自己叫板的。

  “哦,说来听听?”马应生眉头一扬,显然对钟白提出的话题产生了兴趣。

  “这套方案我不知道您这儿有没有最新的版本,这里就斗胆先给您一份。”钟白在正式表明观点之前,从包里摸出了离开天都前自己全新撰写的一套,针对和源市地下铝土矿山的单体液压支护顶板法的方案说明全新版本。

  这个版本着重讲解方案的合理性,以及它在和源市的运行成本,技术方面反而谈得少,这也是钟白刻意准备过的。

  毕竟无论是哪个层级能够拍板的领导,你都不可能在具体技术方面做太多功夫,这些领导都会有专业人员在研读方案后,从技术角度给出专业的看法。

  至于最后的行政决定,那是包括了多方面、多角度考虑之后形成的意见,才是拍板领导要做的事。

  这份只有四页纸的《单体液压支护顶板法方案说明》,马应生却花了二十多分钟阅读。

  期间他一句话都没说,而是把所有精力和注意力都集中在上面,直到最后摘下眼镜抬起头的时候,马应生的眼力才多了一分很难察觉的欣赏!

  难得,太难得了!

  他简直不敢相信,这份方案说明是出自一名二十三岁的年轻科长之手!

  用字字珠玑来形容它一点儿都不过分,甚至如果钟白不提前说明这是他一个人写的话,那么马应生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份基本上连一个字都无法删减的方案说明,应该是来自一个非常成熟的调研组团队,而绝不可能出自一个人之手!

  “整套方案只需600万元费用的预估,用什么做的依据?”马应生终于开始发问了。

  “方案中核心设备DWX31-180/100X型液压支柱的单体成本为100卢布,折合现在的汇率是223元一根,经过督导组一期下沉调研的结果,整个和源市地下铝土矿山一共三座子矿山,改造支护所需总量为3000根,从乌克兰出关前的成本大约63万元人民币,这就是实际的设备本身成本。剩余的大约240万元,是我根据国际形势预估的双边关税、以及整体运输、安装费用等。”钟白的回答数据详实,显得井井有条!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